夢天實驗艙
概況介紹 編輯本段
空間站研制建設穩步推進,主要系統關鍵技術攻關已經完成,各系統正在按計劃開展初樣、正(試)樣研制及試驗。其中天和一號試驗核心艙完成了初樣階段綜合測試、真空熱試驗等大型試驗,即將轉入正樣階段。問天艙和夢天艙完成了初樣艙體結構生產,正在開展總裝工作。
建造階段安排了問天艙、夢天艙、神舟飛船、天舟飛船等6次飛行任務;空間站任務階段的首次飛行——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預計于2020年上半年組織實施。
研究進度 編輯本段
截至2019年4月24日,問天艙和夢天艙完成了初樣艙體結構生產,在開展總裝工作。
2020年5月5日,中國載人空間站工程研制的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搭載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和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在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將載荷組合體成功送入預定軌道,首飛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實現空間站階段飛行任務首戰告捷,拉開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務序幕。
截至2020年5月5日,中國空間站核心艙已完成正樣產品總裝,問天實驗艙和夢天實驗艙在開展初樣研制。
2022年7月12日,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消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站建造任務穩步推進,其中,問天實驗艙計劃7月發射,夢天實驗艙已完成正樣熱試驗。
2022年8月9日,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中國空間站第2個實驗艙段--夢天實驗艙已完成出廠前所有研制工作,已運抵文昌航天發射場。
2022年9月3日,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執行夢天實驗艙發射任務的長征五號B遙四運載火箭已完成出廠前所有研制工作,于近日安全運抵文昌航天發射場。之后,長征五號B遙四運載火箭將與先期已運抵的夢天實驗艙一起按計劃開展發射場區總裝和測試工作。
2022年9月18日,據界面新聞消息:2022年10月,夢天實驗艙將發射升空、與中國空間站核心艙對接,中國空間站建造將全面完成,國家太空實驗室建成。
北京時間2022年10月9日,空間站夢天實驗艙按計劃完成了推進劑加注。
2022年10月13日,央視網消息:按照任務安排,中國空間站第二個實驗艙段——夢天實驗艙將于10月發射,屆時,中國空間站三艙組合體將形成“T”字型的基本構型,完成中國空間站的在軌建造。
2022年10月23日,據人民網消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吳燕生說:“空間站已于9月底完成了問天艙轉位,等待夢天實驗艙和它交會對接。在地面,空間站T字構型的最后一個艙段——夢天實驗艙已經完成了推進劑加注以及與運載火箭的對接,用于發射的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各項準備工作目前正常。本月底就具備發射夢天實驗艙實施交會對接的條件。”
研究規劃 編輯本段
中國空間站命名為“天宮”,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和時代特征,總體方案優化,通過交會對接和轉位組裝構成空間站本體。其基本構型包括天和核心艙、問天實驗艙Ⅰ和夢天實驗艙Ⅱ,每個艙段規模20噸級。空間站在軌運行期間,由神舟載人飛船提供乘員運輸,由天舟貨運飛船提供補給支持。空間站設計壽命10年,可根據需要,通過維護維修進一步延長壽命。額定乘員3人,乘組輪換期間短期可達6人。
天和艙用于空間站的統一管理和控制以及航天員生活,有3個對接口和2個停泊口。停泊口用于問天艙、夢天艙與天和艙組裝形成空間站組合體;對接口用于神舟飛船、天舟飛船及其他飛行器訪問空間站。
中國空間站將于2022年前后完成建造,一共規劃12次飛行任務。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成功,標志著空間站工程建設進入實質階段。該次任務后,將先后發射天和核心艙、問天實驗艙和夢天實驗艙,進行空間站基本構型的在軌組裝建造;期間,規劃發射4艘神舟載人飛船和4艘天舟貨運飛船,進行航天員乘組輪換和貨物補給。
附件列表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