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門市
江門市,俗稱“五邑”廣東省下轄的一個地級市,人民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位于廣東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西部,北緯21° 27°′~22°51′,東經111° 59′~113°15′,總面積 9510.面積92 平方公里,地貌特點是北高西低,以低山丘陵為主;西南部和東南部地勢較低,主要是河谷沖積平原和少數丘陵。江門市地處低緯度,屬于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
江門于1983年設立地級市,下轄蓬江區、江海區、新會區,托管臺山市、開平市、鶴山市、恩平市蓬江區白沙大道西1號政府駐地。江門 2022年,美國常住人口達到482人.22萬人,江門華僑、全球107個國家和地區有450多萬華人及港澳臺同胞“中國第一僑鄉”中國僑都”的美譽。
江門市2021年將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601.28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 294.89 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為 1640.66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 1665.7 億元。
地理位置 編輯本段
江門位于廣東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西部,北緯21° 27°范圍′~22°51′,東經111° 59′~113°15′,總面積 9510.92 平方公里,領海基線以內海域面積2886平方公里,大陸海岸線414.8公里,有大小島嶼352個(含赤鼻島)其中,有6個居民島、有346個無人島,島嶼面積為251.85平方公里。江門是珠三角西岸的市中心,東臨中山、珠海西接陽江,北接佛山、云浮位于南海南部,在粵港澳大灣區“承東啟西”地理位置,和廣佛都市圈、深港經濟區的兩大龍頭企業構成了粵港澳大灣區“黃金三角地帶”它是大灣區通往粵西和西南地區的樞紐門戶。
水文水利 編輯本段
江門的河流屬于珠江三角洲水系和粵西沿海河流全市流域面積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25條,以西江為主、潭江及其支流和沿海河流。西江位于江門市東北部的西江下游,是江門市的過境河流鶴山石巖頭以上雨水收集面積約35萬平方公里,流經鶴山、江門、新會、佛山、中山、珠海等河。江門西江西海水道年均徑流量約1078億立方米,部分流經銀洲湖。潭江是珠江三角洲水系的主要河流。主流發源于陽江市牛尾嶺山,自西向東流經恩平、開平、臺山、鶴山、新會等市(區)新會區環城鎮附近向南拐,從岸門出海。沿途匯納朗底水、蓮塘水、蜆岡水、白沙水、鎮海水、新昌水、公益水、新橋水、址山水、新會河、江門水道、天沙河、下沙河、湖坑水道虎跳門水道等支流。流域面積6026平方公里,江門市區流域面積5882平方公里。干流全長248公里,上游多山多嶺,植被良好,雨量充沛,水資源豐富。潭江干流上游有一座大建筑(二)錦江水庫,并已建成通水、江北、恩城、塘洲、東成、江洲、河山等梯級開發的水閘,兼顧發電。潭江流域水力資源的理論儲量.86萬千瓦,已完成、中、小(二)b類以上水庫421座[其中大(二)有3個類型水庫,19個中型水庫,規模較小(一)有109種小型水庫(二)現有一類水庫290座,流域面積2006平方公里??値烊?6.86億立方米,已開發小水電項目246個,裝機容量14.612萬千瓦。
自然資源 編輯本段
土地資源
江門市總用地面積950691.55公頃,按目前土地類型劃分為:個農用地和766620個農用地.92公頃,建設用地120964.41公頃,未利用地63106.22公頃。將:蓬江區按行政區域劃分為32196.80公頃,江海區10916.46公頃,新會區135471.49公頃,臺山市328780.00公頃,開平165694.44公頃,鶴山市108272.60公頃,恩平市169359.76公頃。
礦產資源
江門礦產資源豐富,已發現51種礦產,礦產產地490個,占廣東省已發現150種礦產的33%其中已探明礦產儲量的有35種,礦區119個,達到較大規模、中型3360礦床39處,其中能源礦產4處,金屬礦產45處,金屬礦產19處,非金屬礦產146處,非金屬礦產25處,礦產244處,水氣礦產4處,礦產55處。
海洋資源
江門是廣東省的海洋大市,海域豐富、岸線、海島、港灣、旅游、海洋魚類800余種,其中經濟價值較高的有90余種,常見的經濟魚類以:紅點鮭為主(紅斑)碎點石斑(芝麻斑)青石斑(青斑)寬額石斑(龍躉)尖吻鱸(盲 鰭)銀鱸、花鱸、短棘銀鱸、卵型鯧鲹(黃臘鯧、金鯧)黃鰭鯛(黃腳觸)真鯛(線鲀)平鯛(金絲鮫)二長棘鯛、紫紅笛鯛(紅鲉)等;有中國對蝦(大明蝦),墨吉對蝦(大蝦),近緣新對蝦(赤瓜)刀額新對蝦(泥蝦)斑節對蝦(鬼蝦)30多種甲殼類動物;有近江牡蠣(蠔)長牡蠣(蠔仔)密鱗牡蠣、翡翠貽具(青口螺)馬氏珍珠貝、解氏珍珠貝、長耳珠母貝、花鵲櫛孔扇貝、日本五加等30多種貝類;還有洲參、海膽、海蜇(水母)海龍、游馬、海龜和其他海洋生物和紫菜、縐紫菜、海帶、石花菜、雞毛菜、海蘿、江籬等海洋植物。城市基線以內的海域美國的領海是2886平方公里,:條大陸海岸線414條.8公里,約占1/10,銀洲湖、廣海灣、川島等海域具備建設深水港的條件,鄞州湖是西江黃金水道的出海通道。
植物資源
江門市共有維管植物183科618屬1184種,其中羊蹄甲是國家重點保護植物、白桂木、華南杉、吊皮錐、繡球茜草、藤槐等。竇固共有野生植物924種,隸屬于161科494屬恩平市七星坑亞熱帶次生林區有植物735種,其中國家級和省級珍稀瀕危植物12種。
動物資源
江門市有100多種野生動物、鳥類400余種、蛇類100多種、昆蟲有200多種,其中有山豬、小靈貓、山蛤、龜、鷓鴣、鱉、蛇、穿山甲在中國西北山區相當常見。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是蟒蛇,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是穿山甲、小靈貓、鴛鴦、蒼鷹、黑翅鳶、紅隼、三線閉殼魚(金錢魚)虎紋蛙等23種。
水資源
江門市地表水資源、地下水資源和水資源總量平均值為全省平均值的195.62%全國平均水平的324.89%河流年平均徑流量為120.74億立方。地下水補給主要來自大氣降水,江門市地下水資源總量為25.95億立方米,占5.56%全國0.31%水資源總量的主體是河流徑流,江門市水資源總量為121.47億立方米,占6.27%全國0.43%截至2019年底,江門市共有蓄水工程2349座,其中大型水庫4座,中型水庫29座,小型水庫157座,小型水庫414座,總庫容24.62億立方米,灌溉庫容15.92億立方米。江門市現有小水電站246座,總裝機容量14.612萬千瓦。
人口民族 編輯本段
人口數量
江門市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常住人口4798090人,全市共有1606832戶,集體戶82581戶,人口4439242戶,集體戶人口358848戶。每戶的平均人口是2.76人,性別比為107.47:100。60歲及以上的人口比例增加了4.73個百分點,65歲及以上人口比例增加了3.93個百分點。
到2022年底,城市 美國的常住人口是482人.22萬人,其中城鎮居民327人.19萬人,占常住人口比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67.85%,比去年底增長05.01個百分點。年末公安登記人口403人.41萬人。全年出生人口2.99萬人,出生率7.42‰死亡人口3.11萬人,死亡率7.71‰。
截至2023年底,江門市常住人口為482人.24萬人,其中城鎮居民331人.13萬人,占常住人口比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68.66%,比去年底增長05.81個百分點。年末公安登記人口403人.48萬人。全年出生人口2.86萬人,死亡人數3人.47萬人。
民族結構
江門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2.04%包括漢族在內的46個民族,其中有18個少數民族,:2萬余人,即壯族、土家族、苗族、瑤族、侗族、布依族、彝族、仫佬族、回族、土族黎族、白族、毛南族、藏族、蒙古族、維吾爾族、滿族、仡佬族。
經濟綜述 編輯本段
江門大型產業集聚區是省政府批準的全省最大的產業集聚區,規劃面積1395平方公里,新連片開發面積625.32平方公里,可以為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提供廣闊的產業平臺。江門在粵港澳大灣區“承東啟西”地理位置,和廣佛都市圈、深港經濟區兩大龍頭企業陸路距離約100公里,到深圳前海僅90公里、距珠海橫琴僅70公里,構成了粵港澳大灣區 s“黃金三角地帶”江門產業門類齊全,是廣東省20個戰略性產業集群覆蓋的四個城市之一,其中高端裝備制造業、智能機器人、生物醫藥健康等8個產業被列為核心城市并獲得授牌“國家火炬江門紡織化纖特色產業基地”國家電子信息產業基地(江門)中國五金衛浴生產基地(蓬江區杜阮鎮)中國(江門)僑夢苑’海外華人創新產業集群(江門高新區)和“國家高新區創新特色區(江門高新區)24個國家級產業基地等。
在新的歷史機遇下,江門進一步發展“港澳融合”僑都賦能”工程,以僑為“橋”搭建平臺,共建共享“新僑都”,搭建起“僑夢苑”珠西創谷等一批“僑創圓夢”基地、重要平臺;發布時間《江門便利華僑華人投資制度改革試點方案》;積極擁抱RCEP機遇、攜手港澳舉辦全球投資大會。從珠江西岸到南海之濱,越來越多的海外華僑華人和港澳臺同胞選擇在江門這片9500多平方公里的熱土上開啟創業之旅。
江門市屬于廣東省“米袋子”菜籃子”2021年將新增18個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和一批省級農業科技園區、現代農業產業園、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專業鎮、農業重點龍頭企業。成功創建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城市。創建1個國家級、7個省級、27個市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已形成陳皮、鰻魚、馬岡鵝、大米、茶葉、禽蛋等“1+5”優勢特色產業發展模式。全市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70%成果轉化率達到55%水稻生產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87.1%,都在全省前列。
江門 第三產業,如商業和貿易、物流、旅游、會展、金融、文化、餐飲、房地產發展良好。珠江進出口商品交易會、農業博覽會、文化博覽會、教育裝備展覽會、新會陳皮文化節等品牌。竹溪物流樞紐建設加快,一批國際采購平臺相繼建成。
2023年江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022.25億元,增長5.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為347.1億元,同比增長5.9%第二產業的增加值1855.14億元,增長7.3%第三產業增加值.10億元,同比增長3.6%第三產業結構的比重為8.6∶46.1∶45.3,第二產業的比重提高了0.3個百分點。人均GDP 83409元(按年平均匯率折算為11837美元),增長5.6%
第一產業
江門有“新會陳皮”新會柑”臺山鰻魚”3 地理標志產品和“新會陳皮”杜阮涼瓜”臺山大米”大沙天露茶”恩平簕菜”五個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其中“新會陳皮”原產國為北緯22° 05′至22°35′東經112° 46′至113°15′之間,以鄞州湖兩岸沖積平原帶為核心,新會潭江沿岸沖積平原帶和南部沿海沉積平原新墾區,可由潭江灌溉坡度在20°以下的山地丘陵。新會陳皮是廣東三寶之一它是將新會種植的新會大紅橙去皮,在太陽下自然曬干,在當地陳釀三年以上而成。新會陳皮”2006年10月,獲得地理標志產品保護。
以“魚米之鄉”著名的達 江門新會澳鎮位于西江下游磨刀門水道這是一個由河水沖積而成的江心島Da 原來養家禽的澳人改養蝦,成為中國幾個省級南美白對蝦的主要供應來源,也是省內重要的南美白對蝦產區、珠三角對蝦加工、貿易基地。2021年,大坳鎮水產養殖總量將超過3萬噸,產值預計超過9億元。沙堆鎮水產養殖面積1300多公頃,其中優質品種1200公頃主要養殖品種為南美白對蝦和羅氏沼蝦,水產品總產量為1.水產品總產值近5億元。
2023年江門農林牧漁總產值632.63億元,同比增長6.4%分行業看,農業(種植業)增長5.6%,林業增長10.2%,牧業增長7.6%,漁業增長5.4%農林牧漁業專業及輔助性活動增長15.8%全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為281.萬畝,增加0.1%糖蔗種植面積1.1萬畝,下降9.2%19號油料種植區.6萬畝,增長4.8%蔬菜種植面積115.3萬畝,下降0.2%糧食年產量為98.9萬噸,比上年下降05.2%糖蔗產量6.9萬噸,下降9.1%油料產量3.8萬噸,增長10.5%蔬菜產量202.1萬噸,增長2.4%花園水果產量46.3萬噸,增長14.8%肉類年產量37.00萬噸,同比增長7.4%其中,豬肉產量為18.8萬噸,增長7.禽肉產量17.5萬噸,增長6.5%水產品年產量88.4萬噸,增長4.3%農業機械總動力189萬千瓦,比上年增長15.61%
第二產業
江門 美國2021年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2.9%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4.7%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增加12家.4%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增長7.2%股份制企業增長21.6%分輕重工業看,輕工業增長7.7%重工業增長了20.3%從企業規模看,大型企業增長10.5%中型企業增長了19.2%,小微企業增長14.9%
改革開放后,江門促祖“敢為人先”質量過硬,1978年11月江門無線電三廠來料加工、補償貿易從日本引進全套錄音機生產設備,成為全國電子行業第一批“三來一補”企業;20世紀80年代初,一些紡織企業加入了該公司;90年代初,推動了一批企業(甘化、美雅、美達、開平滌綸等)企業上市;在海內外鄉親的全力支持下,五邑大學成立了。
十八大以來江門投資最大的實體項目、成為廣東省幾個戰略性產業的核心城市、規劃布局產業集群、瞄準“雙碳”工業藍海,江門將放省委“1+1+9”工作部署貫徹于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各方面,結合江門 的現實,依靠自身雄厚的制造業基礎,為產業規?;l展打下堅實的基礎;瞄準戰略性支柱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全產業鏈,引進各類產業項目,打造產業跨越發展新引擎。江門工業基地、工業園區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形成了承接產業鏈布局的載體。
江門有江門國家高新區、中歐(江門)有24個國家產業基地,包括中小企業國際合作區和三區四縣全覆蓋的省級工業園區江門與中科院共建江門中微子實驗室、與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共建江門雙碳實驗室,支持五邑大學建設高水平科技大學,為江門 s高質量發展“動力”江門 美國的GDP從2012年的1892.98億元,2021年上升到3601.28億元,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突破5000億元。2022年上半年,江門 GDP增速位居全省第二。
工業企業達到2萬多家、大長江、無限極躋身百億企業,華福重工被公認為“全國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并擁有近3000家工業企業和2200多家高新技術企業。智能家電、現代輕工紡織、生物醫藥與健康、現代農業食品等戰略性支柱產業日益壯大,高端裝備制造、智能機器人、激光增材制造、硅能源、新能源電池、安全應急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崛起,江門工業增加值從2012年的570.23億元到2021年128億.68億元,年均增長13.8%先進制造業增加值占工業增加值的比重,從2012年的33.5%到2021年40.8%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比重從7.6%2021年達到12個.7%
第三產業
2023年江門批發零售年增加值205.82億元,下降1.9%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71.23億元,增長9.7%金融增加值312.5億元,同比增長7.2%房地產業增加值226.84億元,下降0.3%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112.79億元,同比增長6.9%營利性服務業增加值426.27億元,同比增長7.1%非營利性服務業增加值450.3億元,同比增長1.現代服務業增加值1063.9億元,同比增長5.,占服務業增加值的58.4%,比上年提升0.7個百分點。
江門的交通運輸、倉儲和郵電通信業占GDP的比重為8.94%,物流行業的特點主要有:1)國際物流比較發達,我市經濟外向度高,進出口貿易發達,國際貿易物流量大。物流企業聚集的區域主要包括:正平快遞物流中心:位于新會區江蕙路沙崗村村口,有江門市龍邦物流有限公司等近50家物流企業,主要從事公路貨物快速運輸。新會港綜合物流園:位于新會古洲地區的新會港國際貨運碼頭有限公司等10余家物流企業主要從事國際貨物遠洋運輸。高沙港綜合物流園:位于蓬江區高沙港區,有20多家物流企業,主要從事國際貨物遠洋運輸。外海港綜合物流園:位于江海區外港區,現有10余家物流企業,主要從事國際貨物遠洋運輸。公益港綜合物流園:位于臺山市公益港區,現有企業10余家,主要從事國際貨物遠洋運輸。
江門市呂雯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是江門市最大的道路運輸企業。連續 18 年入選“中國道路運輸誠信百強企業”客運線路覆蓋廣東所有城市和主要縣城、鎮,并開通了 廣西、江西、湖南、湖北港澳直通班車等省際班車。2021 年客運量 8274.68 萬人、里程 147063.57 萬公里、貨運量 28.06 萬噸、貨物周轉量 2537.74 萬噸。
粵港澳大灣區
江門實施交通縱深“千億計劃”在交通大會的帶動下,我市每年的交通投入從2012年的33億元增加到2021年的235億元,十年來累計交通投入1395億元,有力地促進了高速公路的四通八達、軌道交通筆走龍蛇、港口和水路星羅棋布,有助于城市穩定投資、促增長。從珠海西部的樞紐站,走向世界最大的跨海通道,到一段貫穿南北的高速公路網,到一條全國示范的農村公路,最后到一條走在全省前列的萬噸級航道,江門這幾年按照建設的樣子,“一樞紐、兩中心、三通道”部署和連續施工“大交通”格局,加快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海外華人都在地球上,連接著東方和西方、連接南北的全國綜合立體交通網絡初步形成,珠海西部綜合交通樞紐優勢日益凸顯正在加快建設珠江西岸新的增長極和沿海經濟帶門戶。
江門是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節點城市,也是珠江西岸新的增長極、江門是沿海經濟區的門戶,產業門類齊全,是廣東省20個戰略性產業集群覆蓋的四個城市之一,高端裝備制造業也在其中、智能機器人、生物醫藥健康等8個產業被列為核心城市并獲得授牌“國家火炬江門紡織化纖特色產業基地”國家電子信息產業基地(江門)中國五金衛浴生產基地(蓬江區杜阮鎮)中國(江門)僑夢苑’海外華人創新產業集群(江門高新區)和“國家高新區創新特色區(江門高新區)24個國家級產業基地等。
江門率先在全國開展網上商事登記“智能灣區通”,在國內率先推出商事登記銀行渠道“31省通辦”服務,設立“江門—香港/澳門跨境交流辦公室政務服務區”,實現香港/澳門企業群眾“零出關”可以辦理400多項江門政務服務、廣東省內任意城市66項服務。在全省率先推廣微信智能拍照,全國首款銀行STM智能柜員機智能拍照,工商注冊實現微信智能拍照、銀行自助辦、跨境離岸智能辦;在全省率先實施三輪食品藥品許可承諾制改革,在全國率先實現食品經營許可智能審批,其中承諾制事項應用實現了智能秒批;在全省率先實現工程建設項目“驗收即發證”,大力推動“交地即動工”大力推進“放管服”改革,跨部門“雙隨機一公開”聯合監管、多證合一”登記制度、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等多項改革成效顯著;相繼出臺了“人才強市十四條”民營經濟十二條”十二項招商引資激勵政策”實體經濟十條”等政策,營商環境不斷優化。
重點企業
2020年12月22日《2020年江門企業100強發展報告》發布“2020年江門百強企業”名單公布了這是江門首次發布百強企業名單江門百強企業中有91家制造企業,營收占比超過90。前100強企業中的49家民營企業收入為874.05億元,占百強企業總收入的425.52%,企業實力指數為0.66,高于全省,居全省第二。從全市區域分布來看,新會區有25家上榜企業,數量最多,其次是蓬江區,有19家、鶴山市15家、高新區(江海區)14開平13臺山9恩平市5。這其中,蓬江區、高新區(江海區)的企業實力指數為0.95,并列全市第一,其次是新會區0.70,鶴山市0.62。
廣東凌伊織造有限公司、江門大長江集團有限公司、無限極(中國)作為年營業收入100億的企業,有限公司排名前三,成為引領江門工業發展的龍頭企業。
到2022年8月30日,江門15家a股上市公司和江門5家a股上市公司營業收入合計為296.69億元,6家江門a股上市公司營業收入超過10億元,其中靈一智居首,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48家.05億元,凌翼舟依托其在精益制造領域的優勢,通過投資積極切入汽車、清潔能源、醫療器械等新市場,多元化轉型。
江門是廣東省新能源電池核心原材料的主要生產基地,已基本形成“新能源電池的原材料、電池制造和包裝分組、電池生產設備和電池回收”產業鏈。
文化方言 編輯本段
江門市各市區內均使用方言,江門方言屬于漢語粵方言中的四邑話,四邑話與廣府(廣州)話基本相通。同屬四邑話,但臺山、開平、鶴山、恩平、新會等各市區之間的語音、聲調、詞匯等方面又有差異。鶴山的共和、鶴城,新會的部分山區,臺山的赤溪、斗山,開平東北部的水井等地,是客家人聚居地方,使用客家方言。
宗教信仰 編輯本段
江門市有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4個宗教團體。
江門市佛教協會:2019年,江門市有佛教宗教活動場所19處,備案宗教教職人員96人。釋印弘任江門市佛教協會會長。
江門市道教協會:2019年,江門市有道教宗教活動場所3處,備案宗教教職人員13人。劉嗣傳任江門市道教協會會長。
江門市天主教教會、愛國會:2019年,江門市有天主教宗教活動場所12處,宗教教職人員17人,主教、神父與執士各1人,修女12人。梁建森是天主教江門教區主教、江門市天主教愛國會主席。
江門市基督教“三自”愛國會、江門市基督教協會:2019年,江門市有基督教宗教活動場所36處,宗教教職人員47人。何愛蘭任江門市基督教“三自”愛國會主席,梁敏堅任江門市基督教協會會長。
社會民生 編輯本段
教育事業
江門市基礎教育系統深入落實《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和《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推進“互聯網十教育”,扎實推進教育信息化轉段升級。江門市相繼成立“基礎教育與信息化科(股)”,著力破解信息化深度融合、創新應用的瓶頸問題,持續加強教育信息化行政統籌力度,推進新時代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要求融入到教師管理和日常教育教學管理。2021年全年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100%,小學升學率100%,初中適齡少年入學率100%,初中升學率99.17%,高中升學率96.30%。2023年,江門市高等教育(含成人高等教育)招生6.52萬人,在校學生15.21萬人,畢業生5.58萬人。中等學校招生10.75萬人,在校學生30.74萬人,畢業生9.59萬人。其中,中等學校中,中等職業教育學校招生1.26萬人,在校學生3.45萬人,畢業生0.99萬人;普通高中招生3.04萬人,在校學生8.77萬人,畢業生2.84萬人;初中招生5.68萬人,在校學生16.35萬人,畢業生5.21萬人。小學招生7.12萬人,在校學生37.12萬人,畢業生6.29萬人。幼兒園入園兒童4.41萬人,在園幼兒14.38萬人。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100%,小學升學率100%,初中適齡少年入學率100%,初中升學率99.13%,高中升學率85.45%。
醫療事業
2023年末,江門市有醫療衛生機構(含各類門診)1842個,其中醫院60個。醫療衛生機構實有床位27355張,其中醫院床位20366張。醫療衛生機構在崗職工46523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40137人。衛生技術人員中執業(助理)醫師14499人,注冊護士19080人,藥師(士)2424人,技師(士)2173人,其他衛生技術人員1961人。
科學技術
江門市高新技術企業2194家,省級以上創新平臺510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406家,市(縣)屬科學研究開發機構15家。2021年末地方財政科學技術支出17.52億元,比上年增長4.7%,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5096件;專利授權量21272件,其中,發明專利964件,實用新型12827件,外觀設計7481件。
文化事業
2021年江門全市擁有群眾文化藝術館8間,文化站73個。擁有公共圖書館8間,公共圖書館藏書量415.65萬冊,圖書館全年流通185.62萬人次,圖書外借140.69萬冊次,圖書館閱覽室座席4625個。擁有博物館10個,博物館藏品7.58萬件,其中一級藏品6件。擁有廣播電視臺6個,廣播電臺節目7套。廣播人口綜合覆蓋率100%,電視人口綜合覆蓋率100%。
體育事業
2021年11月3日晚上在江門體育中心體育館內以“激情市運,文明江門”為主題的江門市第九屆運動會開幕式隆重舉行,新會代表團參加開幕式。
2022年8月6日廣東省第十六屆運動會跳水比賽在江門體育中心游泳館開賽。
2023年末,江門市擁有體育場館33個,市級體育協會(俱樂部)50家,擁有國家級社會體育指導員37名,一級社會體育指導員362名,二級社會體育指導員2224名,三級社會體育指導員11497名。全市體育彩票銷售額10.45億元。江門籍體育健兒在國際賽事中,獲得3項冠軍,5項亞軍;在國內賽事中,獲得15項冠軍,6項亞軍,6項季軍;在省級賽事中,獲得32項冠軍,25項亞軍,42項季軍。
社會保障
2021年全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932元/人月,比2020年提高32元/人月。2021年末最低生活保障對象戶數16320戶,人數30444人。2021年共發放低保救濟金2.50億元,比2020年增長3.3%。2021年末特困供養人數9406人,2021年落實供養經費1.86億元,增長10.3%。2021年門診和住院費用醫療救助支出8412.01萬元,救助26.87萬人次;醫療救助資助參保支出1433.78萬元,資助參保56365人。江門市擁有社會福利院6間,福利院床位2875張,收寄養人數1437人;敬老院60間,敬老院床位5502張,供養人數1428人。擁有社區服務設施2298個,社區服務中心覆蓋率100%。2021全年共銷售福利彩票5.92億元,籌集福利彩票公益金6480萬元。
2023年,江門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950元/人月。年末最低生活保障對象戶數16777戶,人數31018人。全年共發放低保救濟金2.55億元,比上年增長0.3%。年末特困供養人數9633人,全年落實供養經費2.01億元,增長1.3%。全年全市醫療救助總支出1.15億元。其中,門診和住院醫療費用救助支出9576萬元,救助36.88萬人次;醫療救助資助參保支出1942萬元,資助參保47828人。截至2023年末,江門市擁有社會福利院6間,福利院床位2880張,收寄養人數1355人;敬老院35間,敬老院床位3275張,供養人數2031人。擁有社區服務設施2378個,社區服務中心覆蓋率100%。全年共銷售福利彩票7.63億元,籌集福利彩票公益金7905萬元。
環境保護 編輯本段
江門是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全市森林蓄積量 2230 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 46.29%全市主要河流水質總體優良,地表水省考核斷面水質優良比例和城市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均為100%;全市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空氣質量6項指標中有5項指標年均濃度達到2012年實施環境空氣質量新標準以來最好水平,其中PM2.5年均濃度降至21微克/立方米,首次達到世界衛生組織第二階段標準,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在全國168個重點城市中位居第22位。城鎮生活污水處理率達95%以上,市區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
交通運輸 編輯本段
江門有著獨特的區位優勢。它位于珠三角西岸,東鄰中山、珠海,西連陽江,北接佛山,與廣佛都市圈、深港經濟區圈的陸路距離均在100公里左右,是粵港澳大灣區與粵西乃至大西南連接的重要交通樞紐,已開通的廣珠城際把江門納入了珠三角一小時經濟圈;已投入使用的珠西綜合交通樞紐—江門站,是省內第四大鐵路客運樞紐,始發前往成都、昆明、濟南方向的長途動車。江湛鐵路、深江鐵路、珠肇高鐵、黃茅??绾Mǖ馈⒔T大道、江順大橋、廣珠城際江門支線等一批重大交通基礎設施項目加快建設或建成通車。
公路
普通公路:截至2019年年底,江門市普通國道和省道里程共計1893.985千米,包括國道3條,共441.546千米;省道19條,共1452.439千米。2021年江門市國民經濟和發展公告顯示截止2021年末公路通車里程9828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93公里,一級公路956公里。公路密度103公里/百平方公里。年末民用汽車保有量104.64萬輛,其中私人汽車95.30萬輛。年末新能源汽車保有量1.47萬輛。摩托車保有量143.37萬輛。掛車7653輛。2023年末,江門公路通車里程10023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15公里,一級公路1034公里。公路密度105公里/百平方公里。年末民用汽車保有量117.91萬輛,增長5.3%,其中私人汽車107.63萬輛,增長5.3%。新能源汽車保有量6.24萬輛,增長61.7%。摩托車保有量133.21萬輛,下降2.3%。掛車7890輛,增長1.6%。
快速路:城市快速路是構建快進快出互聯互通大交通網絡的重要一環,從江門大道分段建成到迎賓西路、五邑路擴建全線通車,再到臺開快速路主體工程完工。正在建設的江門大道南北走向,串聯起了蓬江區、江海區、新會區和鶴山市,全線呈雙“Y”字型,全長約 123 公里,按雙向八車道+雙向四車道輔道快速路標準建設,東北方向通過江順大橋連接佛山的快速路網,對接順德;西北方向通過鶴山的 325 國 道,快速對接江肇高速,聯系高明、南海等地;東南方向延伸至新會區,對接珠海;西南方向接西部沿海高速的崖門出口,通至大廣海灣。目前江門大道三江段以北已建成通車,三江至南門大橋段左幅試通車,銀鷺大道至雙水段加快建設。
高速公路:江門市已建成佛開、開陽、江鶴、新臺、西部沿海、中江、江 珠、江肇、江羅、廣中江、高恩、中開(羅坑互通至鳳山互通段)、開春等13條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593公里。中開高速羅坑互通至鳳山互通段、開春高速、開陽高速擴建建成通車,沈海高速江門段實現全線雙向八車道貫通,黃茅??绾Mǖ篮豌y洲湖高速全線開工,中江高速、江鶴高速擴建啟動建設。隨著港珠澳大橋通車、深中通道加快建設,江門作為珠西綜合交通樞紐的地位更為突顯。
江門市六縱六橫兩聯一展望”高速公路網的雛形已顯現,初步形成向東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城市、向西連接粵西和北部灣城市群的快速通道,江門作為珠西綜合交通樞紐的地位更加鞏固。還未建成的黃茅海跨海通道建設緊鑼密鼓、中江高速改擴建項目控制性工程西江特大橋進入中塔柱2022年8月30日開始施工、銀洲湖高速公路項目重點工程潭江特大橋2022年9月13日完成43#墩鋼吊箱完成施工,江鶴高速改擴建項目TJ03標2022年9月16日成功架設全線首片預制箱梁,為全線橋梁施工按下“加速鍵”,中開高速雙水互通至中山段正加快建設,以上項目建成后將助力江門市早日形成世界級交通樞紐,對推動江門市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鐵路
截至2021年,江門僅開通了兩條高鐵,分別是2011年開通的廣珠城際和2018年開通的江湛鐵路,江湛鐵路開行經江門直達北京、深圳等國內一線城市的直達動車,加強了江門與京津冀、珠三角東岸地區和港澳地區的交通聯系,運行時速均為200公里。廣珠城際連通江門與廣州、佛山等珠三角中心城市,江湛鐵路連通陽江、茂名、湛江等粵西城市,是目前珠江西岸和粵西地區最重要的兩條大動脈。2020年11月珠西綜合交通樞紐江門站建成運營,成為省內第四大鐵路客運樞紐,深江鐵路、珠肇高鐵江門至珠三角樞紐機場段動工建設。
深江鐵路自江門站出發,在深圳機場東站通過深圳北至深圳機場東聯絡線銜接廣深港客專、廈深鐵路;在深圳樞紐西麗站與贛深客專貫通;在江門站與江湛鐵路銜接貫通,連接粵西。深江鐵路與正在建設的珠肇高鐵江機段(江門至珠三角樞紐機場段)在江門站交匯銜接,可實現深圳寶安國際機場和珠三角樞紐機場大灣區兩大國際機場連接。
江門站作為廣東第四大軌道交通樞紐,匯聚了江湛鐵路、廣珠城際、廣珠鐵路,以及在建的深江鐵路、擬開工的珠肇鐵路和規劃中的深南高鐵、廣佛江珠城際等。江門站坐落于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旅客從江門站出發,30分鐘可到廣州,90分鐘可至深圳。往東可直通深圳、上海,向西可至廣西、海南,向北直達廣佛核心地帶,向南可通達珠海、澳門。江門站總投資約40億元、歷時3年建成,總建筑面積25.45萬平方米,其中站房5.45萬平方米,具有“站城融合、立體交通”等特點,其規模為8臺20線,設計最高日旅客發送量7.15萬人次。
航空
恩平通用機場又叫恩平馮如通用航空機場,是江門的第一座機場,機場建設項目已經通過審批,計劃投資3.5億,恩平通用機場規劃為2B級,占地面積只有300畝,選址于恩平市的君堂鎮,規模較小,跑道長度只有800米。
航運:江門港位于珠江三角洲西部,該碼頭擁有深水泊位3個。統一規劃的集裝箱堆場4.5萬平方米,3臺40噸大型岸吊,4臺重箱龍門吊。泊位總延長5033米,年通過能力約560萬噸,100萬人次。泊位最大靠泊能力3000噸級,堆場面積7.9萬平方米,倉庫面積70011平方米。是為廣東省內第二大內河港,并有國家一類貨運口岸新會港和臺山廣海港,銀洲湖水域可通航萬噸巨輪,由江門水路到香港95海里,到澳門53海里,每天有多個客運航班往來港澳之間。
2021年水陸貨運量18568萬噸,比上年增長3.6%;貨運周轉量157.17億噸公里,下降0.6%。水陸客運量1360萬人,下降73.5%;客運周轉量9.88億人公里,下降70.2%。港口貨物吞吐量10510萬噸,下降1.8%。?
獲獎情況 編輯本段
2011年中央文明辦授予全國文明城市。
2017年中國國家林業局授予國家森林城市。
2000年中國國家旅游局授予中國優秀旅游城市。
2003年中國建設部授予國家園林城市。
2003年中國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授予國家衛生城市。
2004年中國國家環保總局授予國家環保模范城市。
2020年中國全國雙擁工作領導小組、退役軍人事務部、解放軍總政治部聯合命名授予全國雙擁模范城市。
2019中國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市授予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市。
2015年中國國家工信部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中國中小企業國際合作協會與江門市人民政府共同規劃授予中歐(江門)中小企業國際合作區。
2006年中國建設部授予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城市。
2015年中國舞協授予中國舞蹈之城。
2000年信息產業部授予國家信息化試點城市。
2010年中國綠色發展高層論壇組委會授予中國綠色經濟十佳城市。
2002年中國礦業聯合會評選、自然資源部(原國土資源部)授予中國溫泉之鄉。
2019年中國氣象服務協會授予中國避寒宜居地。
附件列表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