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水學院
麗水學院(Lishui university)位于浙江省麗水市蓮都學院路1號,是一所公辦全日制高等學校,隸屬于浙江省政府,是浙江省應用型建設試點示范學校先后被評為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全國民族體育先進集體、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先進集體、5A”A級安全校園和綠色學校(高等學校)浙江省文明單位。
麗水學院 學校的辦學歷史可以追溯到1907年創辦的滁州師范學校,1912年更名為滁州師范學校,1953年更名為麗水師范學校,1978年成立麗水師范學院,2003年3月在麗水師范學院和麗水職業技術學院合并的基礎上成立本科學院。2004年5月,教育部批準學校升格,更名為麗水學院。
截至2024年5月9日,麗水學院有兩個校區,分別位于蓮都和松陽縣,占地面積1257.4畝,建筑面積46萬平方米;學院現有全日制學生13500余人,教職工1300人,其中全日制及高級專業技術人員119人,并設有教師教育學院、民族學院(華僑學院)中國青瓷學院、生態學院、醫學院等12個教學機構,47個本科專業。擁有“十四五”省一流學科5個。學校建有院士(專家)工作站1個、2個省級博士后工作站。同時,麗水學院擁有省部級以上科研平臺9個、7個省級重點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2024年中國大學軟科學排名(主榜)其中,麗水學院排名第379位。
學校規模 編輯本段
院系設置
截至2024年5月9日,麗水學院設有民族學院(人文學院)、教師教育學院、數學與計算機學院、生態學院、工學院、音樂學院、醫學院、商學院(華僑學院)、中國青瓷學院、職業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繼續教育學院等12個教學單位,合計開辦47個本科專業。
教學情況
截止到2024年5月,麗水學院建有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2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11個、優勢專業2個、特色專業7個,護理學、小學教育、音樂學、體育教育、學前教育、美術學通過教育部專業認證;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省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2項、二等獎11項;省部級以上科研平臺9個;省級重點支持現代產業學院1個。擁有省級重點實驗教學示范中心7個,省級教學團隊3個;國家級規劃教材2部,省優秀教材4部;國家一流本科課程4門、省級一流本科課程124門、省級精品課程、精品在線開放課程17門。2022-2023學年,學校共獲省部級及以上A類學科競賽246項。其中國家級獎項57項,包含一等獎5項、二等獎20項、三等獎32項;省部級獎項189項,包含一等獎33項、二等獎57項、三等獎99項。
師資情況
截至2024年5月9日,麗水學院共有教職工1300多人,其中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人員119人。學校擁有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國家重要人才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1人、國家重要人才計劃領軍人才3人、全國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工程1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1人、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4人、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3人;省重要人才計劃領軍和青年人才4人、省宣傳文化系統“五個一批”人才工程1人、省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人、省工藝美術大師3人;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專家1人、全國民族教育專家委員會委員1人、“151”第一層次等省級人才工程11人、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12人、省高校領軍人才18人。
學科建設
截至2024年5月9日,麗水學院開設的專業涵蓋教育學、法學、理學、經濟學、藝術學、文學、醫學、工學、管理學、農學等10大學科門類,其中包括5個浙江省重點建設學科、“十四五”省一流學科5個,建有院士(專家)工作站1個、省級博士后工作站2個。2021年,學校獲得3個類別碩士學位授予權。
學術研究 編輯本段
學術資源
圖書與信息服務中心:麗水學院圖書與信息服務中心是2017年5月由原圖書館和信息技術中心合并組建而成,是學院文獻、檔案以及網絡信息中心。圖書館共十層,總面積2.35萬平方米,有閱覽座位3200余座,截止2024年5月,麗水學院圖書館擁有紙質文獻174多冊,電子圖書119萬冊,紙質期刊869種,數據庫38余個,其中外文數據庫5個。
麗水學院學報:《麗水學院學報》原名《教學與研究》,于1979年9月創刊,經1982年和2004年兩次更名后變為《麗水學院學報》,學報是綜合性學術理論刊物,每年二、五期刊登自然科學各領域的研究成果;一、三、四、六期刊登人文社會科學各領域的研究成果。
特色欄目有:畬族研究、青瓷研究、國際移民與海外華人研究、兩山研究等,“畬族研究”專欄2019年被評為“全國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欄目”。麗水學院學報獲評“全國優秀社科學報”、“全國地方高校優秀學報一等獎”、“全國高校科技期刊優秀編輯質量獎”、“全國高校社科優秀期刊”、“全國地方高校優秀學報”。
2018年,學報被評定為“2018年度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AMI綜合評價”A刊擴展期刊。
2019年,學報的“畬族研究”欄目榮獲“全國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欄目”稱號。現為上海圖書館《全國報刊索引》核心期刊,《CAJ-CD規范》執行優秀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中國物理學文獻數據庫》《中國生物學文獻數據庫》來源期刊,《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華藝線上圖書館》全文收錄期刊。
科研平臺
截止到2024年5月,麗水學院共建有各種科研平臺17個,省部級以上科研平臺9個,建有院士(專家)工作站1個、省級博士后工作站2個,建有省級智庫2個。
科研成果
截至2024年5月9日,麗水學院近5年主持國家級、省部級科研項目200多項,橫向項目900余項,先后獲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梁希科普一等獎、全國商業科技進步一等獎等省部級科研獎項26項。
對外交流 編輯本段
校際合作
截至2024年5月9日,麗水學院與美國、西班牙、德國、韓國、馬來西亞等國家和中國港澳臺地區高校開展合作交流。與瑞典耶夫勒大學學院合作舉辦護理學本科專業,項目順利通過教育部中外合作辦學評估,被瑞典政府列為瑞典高等教育國際化的成功范例。開辦國際學生教育,現有來自亞洲、歐洲、非洲、大洋洲等34個國家的國際學生131人。與浙江理工大學、杭州師范大學、浙江農林大學、寧波大學、浙江工業大學、溫州醫科大學、杭州電子科技大學七所高校建立對口幫扶關系,聯合培養研究生340多人。
校地合作
麗水學院牽頭組建麗水市農村電子商務學院,麗水市工業技術研究院,全力助推麗水市跨越式高質量發展研究與實踐。堅持“兩基”立根,與麗水市教育局共同組建麗水市中小學(幼)教師干部培訓中心,承擔“綠谷名校長、名教師”培養工程,高水平建設浙江省中藥產業技術創新服務平臺,建成麗水市唯一獲省科技廳許可的有資質實驗動物中心,全力服務基礎教育和基層醫療衛生人才培養。堅持“兩特”賦能,建有華東地區唯一的民族學院,現有浙江省民族干部培訓基地、少數民族專業技能實驗實訓基地和民族文化產業創意基地,獲批教育部全國普通高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浙江省2011協同創新中心,與省文化和旅游廳共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與龍泉市政府共建中國青瓷學院,與泰國東方大學孔子學院共建全球首家“中國青瓷學堂”,全力引領民族地區城鄉融合和青瓷非遺產業發展。
相關事件 編輯本段
2024年7月,麗水學院2024年定向招生結束,最高分661分,是該校錄取的第一個進入浙江省前萬名考生,創下招生分數線歷史新高。麗水學院表示,2024年學校定向招生包括基層衛生人才定向教師定向和景寧少數民族定向。3名考生650分以上,36名考生在專控線以上。根據學校公布的《麗水學院2024年定向生錄取情況表》661分,考生專業是財務管理,考生是在靜寧縣定向招生,另659分考生專業是電子信息工程都是麗水市景寧畬族自治縣的定向評價生。
學校榮譽 編輯本段
2017年,入選“國家民委民族理論政策研究基地”
2018年,獲得“浙江省數字校園示范學校”
2018年,獲得“浙江省普通高校示范性創業學院”
2019年,獲評浙江省應用型建設試點示范學校
2019年,入選全國普通高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
2018-2020年,入選浙江省文明單位
2020年,入選“中華民族共同體研究基地”建設單位
2022年,獲評“5A等級平安校園”。
附件列表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