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玄武山旅游區
汕尾玄武山旅游區(Xuanwu mountain tourist area)位于廣東省汕尾市陸豐碣石鎮北部,集文化休閑于一體、集旅游觀光為一體的綜合性景區。玄武山旅游區屬于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其旅游依托城市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碣石鎮。旅游區的風景主要有兩部分,一是玄武山的宗教文化旅游,二是天威山海底公園的海邊旅游旅游資源的類型包括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玄武山旅游區主要景點有圓山寺、古戲臺、福星塔、四美亭、南門牌坊、田尾山海濱等。核心景區圓山寺,始建于南宋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寺內保存有大量歷史文物,圓山寺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玄武山旅游區被廣東省人民政府批準為省級風景名勝區2007年被國家旅游局評為AAAA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是中國十大品牌休閑度假勝地之一。此外,位于玄武山旅游區的紅二師碣石戰斗指揮部被評為“廣東國防教育基地”汕尾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廣東省黨史教育基地”汕尾人文社科浦克基地”等等,并入選二十張汕尾紅色文化名片。2019年,玄武山旅游區接待游客量已達200多萬人次。
景區布局 編輯本段
旅游區的風景主要有兩部分,一是玄武山的宗教文化旅游,二是天威山的海濱旅游旅游資源的類型包括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玄武山宗教文化旅游以圓山寺為中心,主要景點有“玄武八景”,分別為:古寺鐘聲(元山寺)三臺保障(碑記)魚躍龍門(龍門石)麒麟翹首(麒麟石)石牌巍峨(南門牌坊)四美怡情(四美亭)玉閣飛笙(古戲臺)與寶塔觀海(福星塔)天威山海濱位于碣石鎮南部的天威山淺澳區,距離碣石鎮市區不到10公里。岸邊和海底散落著許多海柱和蘑菇石,著名的有“望夫石”公背婆”等石景。
主要景點 編輯本段
玄武八景
古寺鐘聲(元山寺):空間布局:圓山寺始建于南宋建炎元年,明萬歷五年(1577年)在碣石衛總指揮侯的主持下,擴大到現在的保留規模有99個建筑,包括山門,前廳,中堂,正殿,配殿,大廳,和尚和的房間和陽臺遮陽曲徑四通八達,是一組結構多樣,雕刻工藝各異的古建筑群。寺廟布局工整,結構嚴謹,牌樓重疊,高脊飛檐,雕梁畫棟。呈現出古樸典雅的風格,凝聚著中國建筑工人的才華。圓山寺整個建筑的內部地基也已分階段抬高從山門到大雄寶殿的雕像,一共三次電梯,累計高差3.66米,更加深了寺廟神圣雄偉的氣氛。另外,中殿和正殿是一個整體,中間有一個采光空間,拉長了中殿的門到神像的空間距離,中殿的門圍欄到神像的距離長達25米。由于距離照明空間較遠,中間、正廳的燈光亮度從外到內明顯降低當雕像在正殿時,自然光達到最暗這種布局旨在烘托莊重、肅穆、神秘的宗教氣氛。
景點介紹:圓山寺正殿供奉的主神包括道教的神秘之神和佛教的釋迦牟尼。同時,還有菩薩菩薩菩薩菩薩達摩菩薩觀音,呂洞賓,神話傳說中的八仙之一,海神,送子女神。圓山寺的正殿是當地祠堂的形式,東西殿是當地民居的形式。另一方面,建筑裝飾中大量使用瓷貼、五彩繽紛的蘭花和石雕并不局限于宗教內容,還包括大量的民間傳說和歷史故事,如西游記和八仙神話、岳飛傳、薛剛反唐等等。圓山寺的建筑空間通過天井與建筑交織,使整個寺廟在空間變化上豐富而連續。同時,在天井中種植觀賞植物(如白蘭、桂花、角花、大紅花)并將自然風光引入庭院,使其顯得莊嚴肅穆、古廟的神秘和安靜的氣氛可以與大自然的氣氛相調和。圓山寺保存著清朝皇帝和民族英雄林則徐贈送的匾額、劉永福,提督、將帥身上有很多牌匾,廟里有很多碑文和文物。2001年,圓山寺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三臺保障(碑記):三臺保衛碑文是明代萬歷十年(1582),由巡道鄭謙山、參戎成雨泉、巡防兵姚龍在玄武山討論抗戰時機,一起寫的。
魚躍龍門(龍門石):于越龍門景區為龍門石,經廣東756地質隊鑒定為早白堊世燕山第四次侵入體根據RbSr同位素測定,距今約1億年。
麒麟翹首(麒麟石):麒麟 的抬頭景區是玄武山著名的自然象形圖之一它看起來像一只獨角獸,以其雄偉的形狀仰望大海、峻秀,石東側有“山不在高”摩崖石刻。
石牌巍峨(南門牌坊):南門牌樓建于1996年,正面有石碑“玄武山”為中國佛教協會前會長趙樸初;背面石匾“靈光萬丈”他是前中國佛教協會常務理事、廣東省佛教協會會長對新名稱的解讀。牌坊為石牌坊,四柱三室,五層,高15.8米,面闊22.3米,是粵東最大的雕龍石牌坊之一。
四美怡情(四美亭):四美閣建于明朝萬歷六年(1578年),取名一鑒亭。光緒年間重建,花了不少時間、美景、賞心、愉悅之意改名四美亭,同治六年豎立于此(1867年)廣東巡撫碣石鎮主賓李的御禮題詞。現存的四美亭是2001年重建的。
玉閣飛笙(古戲臺):圓山寺戲臺,位于山前中部,建于明朝萬歷年間。清乾隆十五年,地方官紳集資將戲臺改建擴建為臺寬約50尺20尺的大戲臺,首演正字戲“三國戲”文革中被毀,1986年仿原型重建,面積比原舞臺大,臺面長22米,深16米,造型古樸宏偉,木雕花鳥多樣,人物栩栩如生這是一座工藝精湛的古建筑。
寶塔觀海(福星塔):玄武山福星塔建于明朝萬歷六年(公元1578年),當時為福星亭(福星泥塔),內祀文昌圣帝。清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士紳曾提議建一座三層石砌的復興塔,很多人引用當時碣石的連長薄成勝主持籌建。歷時七年告成。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毀,1981年重建。石塔以5340塊花崗巖為基礎,周長24米,由優質石材制成(古山紅石”玉清石”泉州石”砌成,高達18.6米,分三層,精雕細琢,是一座巨型古代工藝建筑。除了作為船只進入碣石港的導航標志外,復興塔還可以觀察敵情的情況、登高覽景、構筑景觀、以及宣傳場所的作用。
田尾山海濱
天威山濱水區是玄武山旅游區的兩大組成部分之一。天威山位于廣東省陸豐市碣石鎮海角這里依山傍海,有海柱海溝等多種地貌“海底公園”美譽。退潮時,奇異多彩的海柱展現在游客面前,包括海石林、海蘑菇、石龜、風帆、海上仙人、海龍、海象等,仿佛置身于浩瀚的海洋藝術雕塑公園。這些海角石林和奇石奇觀形成了一個具有地平線風景的旅游風景區。
其它看點
中華名匾: 年圓山寺正殿掛有歷代朝廷官員題寫的匾額40余塊,其中有兩塊是國家指定的“中華名匾”一是欽差大臣、兩廣總督林則徐赴碣石督防,并為圓山寺題匾“水德靈長”1991年,牌匾被評為“中華名匾”二是黑旗軍首領、碣石二將劉永福題詞“靈聲滿道”這塊匾是劉永福任南京軍區總兵部碣石鎮總兵時贈送的光緒十三年廣東敖鎮它被評為1991年由文化部和國家文物局出版“中華名匾”還有一塊由清朝同治皇帝穆宗贈送的牌匾“威宣嶺表”,為慈禧太后上書。
古香道:玄武山海拔只有35米,而圓山寺的古香道有200米長,4米寬正是通過這樣的設計,利用自然地形逐漸抬高香道,加深了寺廟神圣莊嚴的氛圍。此外,古香道的設計者并沒有直接面對圓山寺的大門,而是將其向西偏移了十米左右,使戲臺可以位于正對山門正面的正軸上,其布局設計非常合理。
自得居(紅二師碣石作戰指揮部舊址):還有一個革命遺址,——,在玄武山旅游區(紅二師碣石作戰指揮部舊址)民國十六年(1927年)海陸豐農民革命領袖彭湃同志曾在汕尾玄武山旅游區玄武寺居住(即現元山寺)召開農民大會會前和傳播革命思想,對建立和鞏固黨的“海陸豐蘇維埃政權”起到一定的歷史意義。廣州起義后,中國工農革命軍紅二師東進,玄武寺曾作為該師駐地。解放戰爭期間,玄武寺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指揮所解放碣石市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自得居原是磚泥結構的古典建筑這里曾是農民運動領袖紅二師設立進攻碣石城作戰指揮部的地方1931年改造成水泥結構的西式房屋。自得居現為“廣東國防教育基地”汕尾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廣東省黨史教育基地”汕尾人文社科浦克基地”等等,并入選二十張汕尾紅色文化名片。
民俗文化 編輯本段
元山寺廟會
圓山廟會在當地也叫崇光廟會,自清光緒二十二年開始(丙申歲、公元1896年)第一屆重光廟會舉辦后,每天都是干的“丙歲”那就是,每隔十年,我們會舉行一次重光廟會的慶典。所謂“重光”就是裝飾粉刷寺廟建筑、在廟里的雕像上涂上冷金色的顏料來建造廟宇、神像重放光芒。
2016年11月29日,元山寺120周年慶典暨旅游文化節在陸豐市碣石玄武山舉行。開幕式上,藝術團表演了盛大的鑼鼓、扇子舞、挑花籃、扛大旗、踩高蹺、八獸燈、瑞獅呈祥、五岳(鱷)朝天、碣石魚燈舞等傳統精彩節目吸引了來自四面八方的游客。
玄武山大戲
玄武山戲始于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從今年起,每年3月到4月底或農歷年中,將連續上演40多天到50多天的戲,管理演戲事務的宰相名字將被記在宰相亭一年一年。大戲”是正字法的別名,惠東叫“大鑼鼓戲”,潮汕叫“南下大戲”,海陸豐則稱“大戲”廣東海豐流行正字法、陸豐、潮汕和閩南、臺灣等地。形成于明代宣德年間,是元明時期南戲的一個分支,至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它的主要曲調是正字歌、昆曲有兩種,一種是雜劇,一種是小調。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準,正字戲被列入國務院公布的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開發保護 編輯本段
景區保護
1978年12月十一屆三中全會后,祿豐縣委、縣政府和界石鎮黨委、鎮政府成立了一個組織來修復圓山寺。1981年,復興塔重建、大舞臺和翻新的宮殿、重塑佛像等。1986年,圓山寺99座大殿按照明清時期的規模和原貌修復竣工。
玄武山圓山寺的保護也得到了各級文保部門的高度重視。1983年11月8日,人民 陸豐縣人民政府公布圓山寺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9年6月29日,廣東省人民 政府批準圓山寺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6月25日,國務院批準圓山寺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為了加強消防安全,玄武山旅游區配備了消防車、蓄水池、自動泵水系統、滅火器等消防器材和設備,并加強節日火災防控,整治煙花爆竹燃放、易燃易爆物品。
景區開發
玄武山旅游區創建于改革開放初期。1980年,經陸豐市人民政府批準美國政府恢復了圓山寺,發展了旅游業,旅游業促進了地區經濟發展,宗教與旅游融為一體、宗教與文化、宗教與當地經濟發展相結合。旅游區的經營主體是玄武山旅游服務公司。
2006年,玄武山旅游區專門聘請了廣東省旅游局旅游發展研究中心的專家對玄武山景區進行了總體設計和具體規劃美國旅游發展,并制定了《2007-2020玄武山旅游發展總體規劃》,2020年再次修訂。根據規劃,景區內已建成玄武山文化展覽館、文化長廊、旅游文化購物街、文化廣場等配套設施。通過擴征土地、擴大項目、擴大旅游文化設施建設等相關措施,實現景區規模升級。景區嚴格按照國家5A級景區標準建設配套設施,弘揚歷史文化、民俗文化與旅游的融合。
2018年2月1日至3月12日春運期間,陸豐市臨時開通陸豐高鐵站至碣石鎮專車,下客點僅3分鐘 從玄武山旅游區步行。
獲獎情況 編輯本段
1993年獲評省級風景名勝區
2001年獲評景區內元山寺獲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6年玄武山大戲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07年獲評4A級風景區
2009年獲評廣東省國防教育基地。
附件列表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