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職業大學
黎明職業大學,英文全稱為“Liming Vocational University”,英文縮寫“LMU”。學校位于福建省泉州市豐澤區通港西街298號,學校另有一處舊校區位于泉州市區中山北路42號。黎明職業大學作為一所全日制公辦高等職業院校,2019年學校高分子材料加工技術專業群入選國家“雙高計劃”建設單位,榮膺第七屆全國黃炎培職業教育獎優秀學校獎,榮獲全國高職院校服務貢獻典型學校,獲評“福建省2018-2020年度省級文明校園”。
黎明職業大學前身是1929成立的黎明高級中學,后經過卓然小學、黎明學園等學校名稱的歷史變革。1984年9月,黎明職業大學正式成立并開始招生。2015年,學校入選福建省現代職業學校建設項目培訓項目。
截至2024年4月,學校有豐澤校區、鯉城校區、洛江校區(在建)3個校區,設有商學院、文化傳播學院、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院等14個學院。學校形成了9個服務產業特色專業群,共開設專業51個。
歷史沿革 編輯本段
1929年,在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和馬敘倫的倡導下,黎明高級中學開學,于右任理事,梁披云任校長。同年春天,黎明高級中學開學。
1930年,黎明高中成立泉州平民中學、民生農學校、卓然小學、愛群小學等。
1934年,黎明高中停辦,黎明校友將原址改為卓然小學。
1980年,秦長江起草,趙祖培等7人簽署的《倡辯泉州黎明學園申請書》被送到晉江地區教育局。
1981年,黎明職業大學創始人梁披云聯系海外僑親和原黎明師友,發起在黎明高中舊址上創辦黎明學園。
1984年,福建省人民政府批準以黎明學園為基礎創辦黎明職業大學。
1981年,晉江地區教育局批準設立黎明學園。
1984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同意以黎明學園為基礎創辦黎明職業大學。同年9月,黎明職業大學開學。
1990年,學校開設4系12專業,設立成人教育部。
1992年,泉州市人民政府同意征用黎明職業大學新校址280畝建設用地。
2000年,黎明職業大學搬遷至東海新校區。
2005年,學校以優秀等級通過教育部評估,被評為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
2008年,學校被評為首批省級示范高職院校建設單位。
2013年,學校通過省級示范高職院校驗收。
2014年,通過了高等教育機構人才培養的二次評價。
2015年,學校入選福建省現代職業學校建設項目培訓項目。
2016年,學校主導的福建省高職學院智能制造協同創新中心項目獲批建設。
2020年,黎明職業大學獲全國職業院校數字校園建設樣板校稱號。
2021年,黎明職業大學建立“福建省退役軍人就業創業園地”。
2022年,黎明職業大學被認定為第二批省級“平安校園”。
2023年,黎明職業大學入選教育部1+X證書VETS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全國示范基地。
2023年12月,泉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了《關于黎明職業大學洛江校區項目建議書的批復》,同意項目開展前期工作。
辦學條件 編輯本段
院系設置
截至2024年4月,學校現有豐澤校區、鯉城校區、洛江校區(在建)等3個校區,設有土木建筑工程學院、智能制造工程學院、商學院、文化傳播學院、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院、外語與旅游學院、新材料與鞋服工程學院、輕工學院、航空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通識教育學院、國際交流學院、創新創業學院、繼續教育學院等14個學院,緊跟泉州產業布局建立9個特色專業群,開設51個專業。
師資情況
截至2024年4月,學校擁有國家級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2個,全國優秀教師2名,全國黃炎培職業教育杰出校長獎2名、杰出教師獎1名,“萬人計劃”1名,教育部全國行業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6名;福建省優秀教師9名,省級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2個、優秀教學團隊4個、教學名師30名、專業帶頭人20名、高?!敖芮唷?名,省教育評估專家23名,省市高層次人才160名。
教學建設
黎明職業大學創新創業實踐基地:采用集裝箱和鋼結構建設而成,總面積達3250平方米,獲評福建省創業孵化示范基地、福建省退役軍人就業創業園地、福建省高校畢業生創業孵化基地、福建省高校畢業生創業培訓基地、福建省高校創業益站、泉州青年創業基地。
黎明職業大學與博亞建筑設計有限公司共建實踐教學基地:與博亞設計共建實踐教學基地,為師生深入了解行業、就業見習搭建了良好的平臺,實現了校企協作育人的有效嘗試。
泉州市職業院校聯盟:黎明職業大學牽頭組建泉州市職業院校聯盟,為福建省首批5個職業院校聯盟之一。
首批“十四五”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首屆全國教材建設獎教材1種,“十三五”復核教材4種,新申報教材1種,擔任第二主編的新申報教材1種。
職業教育國家在線精品課程:《實用攝影技能》。
教育部社區教育“能者為師”系列特色課程:《生活美學---家庭插花與綠植》《無人機裝調與操控》。
福建省高校輔導員工作精品項目:《志愿服務 黨員先行——大學生黨員“五位一體”培養教育機制的探索與實踐》。
省級創新創業試點專業:高分子材料加工技術、應用化工技術、電子商務、風景園林設計。
省級創新創業精品資源共享課程:《模具設計與制造》等6門。
省級示范性虛擬仿真實訓基地:“新材料+”智慧教學實訓基地和工業4.0數字化智能制造實訓基地等4個。
學術研究 編輯本段
科研平臺
國家級科研創新平臺:黎明職業大學智能制造應用技術協同創新中心。
省級科研創新平臺:土建工程混凝土材料福建省高校應用技術工程中心。
校級科研創新平臺:海絲商貿與文化旅游研究中心、差別化纖維及功能性鞋服面料研究中心、融媒體廣告協同創新中心、綠色智能建筑改造與傳統建筑活化應用技術協同創新中心、鞋服產品結構創新與功能研發協同創新中心、泉州市工藝美術產品研發協同創新平臺、數字人文研究中心、北斗導航應用技術協同創新中心等多個校級科研創新平臺。
學術期刊
《黎明職業大學學報》(Journal of Liming Vocational University)是由黎明職業大學主管、黎明職業大學主辦的學術期刊。創刊時間為1989年,《黎明職業大學學報》編輯部負責編輯出版。國際刊號為ISSN 1008-8075,國內刊號為CN 35-1212/G4。學報獲得全國高職成高優秀學報榮譽,進入中國職業高等院校期刊 AMI 綜合評價“職院刊擴展刊”,排序第28,被中國知網、萬方數據、維普資訊、超星、華藝等數據庫收錄。
學術資源
圖書館: 1984年創立黎明職業大學圖書館,2002年搬入1.02萬平方米的現圖書館大樓,館藏紙質文獻86.4萬冊,電子文獻65萬冊。訂閱中外文報刊近千種。設閱覽座位 1000余個,閱覽室每周開放時間91小時。設有3個流通閱覽室、電子閱覽室、工具書閱覽室、報刊(過刊)閱覽室。2003年引進了《中國期刊網》,隨后相繼增添了《維普中文科技期刊》、《萬方數據資源》、《優秀博碩士論文全文數據庫》、《超星數據圖書館》、《讀秀學術搜索》、《“軟件通”視頻數據》、《網上報告廳視頻數據》等數字資源。此外,每年還有部分試用數據庫,以及自建特色資源庫,如《黎明職業大學名人贈書庫》、《林健民外文原版贈書藏書票鑒賞》、《黎明職業大學贈書管理系統》等。
交流合作 編輯本段
學校交流
截止至2023年5月,黎明職業大學與美國沃恩航空科技大學開展中外合作辦學,與印尼基督教大學通過“3+1”模式聯合培養本土華文專業人才。在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柬埔寨、泰國、緬甸等5個東南亞國家發展成立了6個黎明海絲學院。
截止至2023年5月,黎明職業大學與廣西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泉州師范學院、新疆建設職業技術學院、.泉州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泉州紡織服裝職業學院、福建農林大學、福建省晉江職業中專學校、福建省晉江職業中專學校、福建林業職業技術學院等多個高校進行考察交流。
2023年12月,由通用技術高新材料集團有限公司、東華大學、黎明職業大學共同的全國數字化紡織材料產教融合共同體在泉州成立。
校企合作
與安踏集團、鈺齊集團、鳳凰數字媒體產業教育集團、華為公司、福建創享藍途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新疆金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希嘉萬維科技有限公司共建省級產業學院。
學校榮譽 編輯本段
2019年,獲國家“雙高計劃”建設單位
2023年,獲國家優質高等職業院校
2005年,獲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
2015年,獲全國高職高專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優秀院校
2017年,獲全國高等職業院校服務貢獻50強
2019年,獲全國高職院校育人成效50強
2021年,獲全國高職院校服務貢獻典型學校、學生發展指數優秀院校和教師發展指數優秀院校
2024年,在軟科中國綜合類高職院校排名中,黎明職業大學位列第23名。
附件列表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