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隊的夏天
《樂隊的夏天》是愛奇藝和米未傳媒聯合出品并制作的原創音樂綜藝節目。節目由李楠楠、王雪、陳雨璇和周宗政執導,吳青峰、大張偉、歐陽娜娜、周迅和馬東等人擔任超級樂迷。
該節目集結了包括反光鏡、痛仰和新褲子在內的八十余支不同風格的樂隊,通過主題單元設計和現場音樂表演,展現樂隊的音樂魅力和創造力。觀眾通過現場投票評選出年度HOT5樂隊。第二季中,賽制升級,樂隊的命運由現場觀眾、專業評委和超級樂迷共同投票決定。
自2019年5月25日在愛奇藝首播以來,《樂隊的夏天》獲得了多個獎項,如2019中國視頻榜發布盛典“年度節目”和2019中國視頻節目年度掌聲·噓聲發布“年度掌聲”。
節目背景 編輯本段
《樂隊的夏天》制片人牟頔在一次面試過程中偶遇一名樂隊女孩,這一偶然事件激發了團隊對樂隊文化的濃厚興趣。隨后,由于團隊面臨的緊迫感與創新需求,他們決定開展一個全新的音樂項目,選擇了挑戰未知的音樂領域而非他們更為熟悉的語言喜劇節目。
該節目邀請了六位知名嘉賓,包括吳青峰、大張偉和馬東等,擔任“超級樂迷”的角色。這些嘉賓并非導師或比賽隊伍的領導者,而是來自音樂行業的從業者及愛好者。他們與觀眾一道欣賞表演,并向樂隊提出問題,共同探索樂隊文化的魅力。
節目內容 編輯本段
《樂隊的夏天》是一檔音樂競技節目,從眾多中國樂隊中精心挑選出80余支參賽隊伍,包括老牌樂隊和年輕新秀,涵蓋了朋克、金屬、FUNK、民謠、雷鬼等多種音樂風格。這些樂隊將在不同的主題單元中展示他們的音樂才華和創造力,爭奪年度HOT5樂隊席位。節目中不設觀眾席座位,讓觀眾能夠全身心投入音樂,并在現場進行投票。節目還邀請了吳青峰、大張偉、歐陽娜娜、周迅、馬東等知名嘉賓擔任超級樂迷,他們將和其他觀眾一起為喜愛的樂隊加油助威,并通過提問等方式幫助大眾更好地了解樂隊文化。
賽制規則 編輯本段
《樂隊的夏天》第一季共12期,經過排位賽和復活賽選出16強樂隊。隨后通過兩兩PK和改編知名歌手歌曲的方式,以及與風格各異的女藝人合作的“女神合作賽”,逐步篩選出優勝者。第九期設有復活賽環節,痛仰與Click#15兩支樂隊最終獲得晉級機會。第十一期分為創作賽和排名賽兩部分,確定最終的HOT5樂隊。最后一期則是總決賽,揭曉排名并舉行頒獎儀式。《樂隊的夏天》第二季在賽制上進行了調整,比賽分為三組,每組前六名晉級,由現場觀眾、專業評審及超級評審共同投票決定樂隊的命運。
《樂隊的夏天第三季》引入了多種競賽模式,包括原創賽和改編賽。本季節目的評選機制與之前兩季有所不同,采用了超級樂迷和觀眾各“一人一票”的方式。
節目制作 編輯本段
在節目籌備階段,制作團隊進行了精心的樂隊選擇過程。2018年,制作人馬東和牟頔接洽摩登天空的創始人沈黎暉,提出了制作一檔樂隊主題綜藝節目的設想,并成功邀請其簽約樂隊參與節目,雙方迅速達成共識。隨后,導演組花費八個月時間,從全國超過一千支樂隊中初選出三百支,通過現場觀看演出并進行深入交流后,最終根據公眾形象、原創作品質量及音樂風格等標準篩選出三十一支樂隊參賽。為了增進樂隊與攝制組之間的信任,節目組在確定參賽樂隊名單后,特別指派人物導演與各樂隊建立聯系,記錄他們的日常排練生活,以此減少錄制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緊張情緒。
在籌備階段,節目制作團隊對北京周邊地區進行了全面的考察。鑒于節目需要室內外兩個拍攝場景的要求,大廠影視小鎮被選定為拍攝地點。該小鎮配備了9個國際一流的攝影棚、3個布景車間、特效中心以及化妝室等設施,確保了整個生產過程可以在園區內一站式完成。
作為一項音樂類節目,對音響效果和場地條件有著極高的要求。優質的設備和技術是提升現場觀眾體驗的關鍵因素之一。為此,世紀漢唐提供了3000平方米的主舞臺及2000平方米的戶外區域作為第二現場。此外,在兩個采用最新4K技術標準的演播廳內,通過42路信號傳輸系統向觀眾呈現了一場視覺與聽覺并重的盛宴。
為了更生動地呈現現場音樂體驗,本節目特意聘請了北京奧運會開幕式音響工程師金少剛先生擔任音樂制作人。為優化舞臺效果,制作組采用了600余把發光吉他進行創意布置,巧妙地將演播廳劃分為A、B兩個舞臺區,以及觀眾區、嘉賓區和控制臺等功能性區域。此外,觀眾區不設座位,允許樂迷站立于舞臺前,全情投入音樂享受,并能行使樂隊投票權。
在拍攝前,眾多樂隊與節目組共同協商舞臺及燈光設計,因創作理念的差異,有時會產生不同意見。在舞臺設計過程中,導演團隊特別關注細節處理,例如《北風》一曲中阿麥與阿龍的人像比例和位置,都經過了深入討論。盡管樂隊成員表示無需過分在意這些細節,但在實際拍攝時,他們對每個細節都非常關注。導播和攝像團隊也會根據舞臺導演的要求,調整鏡頭角度,確保舞臺設計的完美呈現。
為了營造卓越的舞臺視覺效果,制作組在彩排階段會詳盡記錄時間碼,盡管眾多樂隊傾向于即興創作并可能臨時調整歌詞,這為幕后的拍攝團隊帶來了近乎現場直播的挑戰。正如馬東所指出的:“節目錄制過程中,每日都充滿了不可預見的變數。”鑒于每支樂隊獨具一格的藝術風格與個性,節目組無法施加控制,其角色更多在于建議提供與溝通協調上。
《樂隊的夏天第二季》在視覺呈現上采用了電影氣氛圖的制作策略,并融入游戲軟件技術以增強舞臺視覺效果,不僅提升了畫面的趣味性,還顯著加快了渲染速度,這一創新手法不僅細化了舞臺的整體質感與觀眾體驗,同時也極大提高了制作效率。
至于表演服裝方面,雖未詳述,但可以推測,它們亦是精心設計,旨在與各樂隊的獨特音樂風格及舞臺表現相得益彰,共同塑造出一場視覺與聽覺并重的盛宴。
《樂隊的夏天》這一節目不僅激發了公眾對樂隊文化的濃厚興趣,其參與者的獨特服裝與造型也成為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深深吸引了觀眾的目光。據負責服裝設計的導演在一次采訪中提到,該節目中的樂隊服飾遠不止是外在裝扮那么簡單,它們是樂隊成員展現個性與藝術理念的重要媒介。不同于其他綜藝節目強調服裝需與節目整體風格相契合的常規要求,《樂隊的夏天》在服裝設計上更加注重尊重每位樂隊成員的個人創意與表達,確保無論外觀如何變化,樂隊的核心本質——如“新褲子”的搖滾精神或“刺猬”的獨特態度——得以保留。
刺猬樂隊作為節目中服裝變化最顯著的例子之一,其成員石璐的形象從初登場時的學生氣息逐漸轉變為帶有領袖氣質的“老大的女人”,而趙子健則由最初的普通外套換上了透明PVC材質結合閃電圖案黑色T恤的前衛裝扮。相比之下,九連真人樂隊堅持樸素風格,面孔樂隊則維持其標志性的黑色系不變,所有樂隊都極為看重服裝與其音樂風格的和諧統一。
節目的試衣間成為了記錄樂隊成長歷程的一個縮影,各式各樣的服裝不僅映射出樂隊在舞臺上的不懈努力與蛻變,同時也體現了服裝團隊與樂隊之間持續不斷的溝通與合作,以確保每一件服裝都能精準傳達樂隊想要展現的風格。隨著節目推進,服裝準備也從初期的廣泛收集轉為后期針對各樂隊特色進行的精細化籌備。
《樂隊的夏天第二季》引入了VJ制作,顯著增加了后期制作的復雜度。除了現場實時捕捉鏡頭外,還需預拍一些特定畫面,例如樂隊彩排鏡頭。在素材收集完成后,需要進行人像摳圖和動畫制作,并將虛擬元素與現實場景相結合。例如,在重塑演繹《一生所愛》這首歌時,節目組采用了VJ技術,其設計靈感來源于電影《大話西游》。通過使用頂機位拍攝樂隊成員,三人分別處于三個不同的空間,鏡頭拉遠后顯示他們抱著一個水晶球,球中有彼此面孔的畫面,象征著生生世世的羈絆。
為了增強節目觀賞性并避免枯燥感,《樂隊的夏天》在舞臺表演之間穿插了真人秀片段,并對部分內容進行了選擇性刪減。
《樂隊的夏天》作為一檔專注于展示中國國內樂隊風采的節目,其舞臺設計過程體現了極高的專業性和藝術追求。據舞臺總監陳倩介紹,每一場舞臺設計平均需要投入約30小時的工作時長,這一過程充滿了對細節的極致追求和精心打磨,確保了觀眾能夠享受到高質量的視聽盛宴。
在第一季第八期節目中,九連真人樂隊呈現的《北風》以其別出心裁的雨景設計,不僅贏得了觀眾的喝彩,也讓樂隊主唱阿龍深受感動。為了實現這一設計中的“雨滴”精準落在雨傘上的效果,舞臺秀導演李柯親自爬上30米高臺進行人工降雨,展現了藝術創作者對于完美呈現的執著追求。
播出情況 編輯本段
自2019年5月25日首播以來,《樂隊的夏天》已經連續播出三季,總計39期節目,向公眾介紹了多達88支風格各異的中國樂隊。第一季節目在豆瓣上獲得了8.7的高分,并引發了廣泛的社會關注和討論,包括超過13萬網友的評價、388個全網熱搜以及超過84.5萬的百度搜索指數,同時有近1.4萬篇媒體報道,充分證明了節目的成功和影響力。
《樂隊的夏天第二季》自播出至收官,累計登上熱搜榜144次,同時在豆瓣平臺上獲得了7.3分的評價。而第三季節目一經推出,便持續占據愛奇藝綜藝熱播榜首位,并在決賽階段榮獲綜藝節目短視頻周榜單第一的位置。
獲獎情況 編輯本段
獲獎時間 | 獲獎方 | 頒獎典禮 | 獲得獎項 | 獲獎情況 |
---|---|---|---|---|
2019年 | 《樂隊的夏天第一季》 | 2019中國視頻榜發布盛典 | 年度節目 | 獲獎 |
北京網絡視聽研究院 | 2019年北京優秀網絡視聽節目發布 | 獲獎 | ||
2019中國視頻節目年度掌聲·噓聲發布 | 年度掌聲 | 獲獎 | ||
2019搜狐時尚盛典 | 年度網絡綜藝節目 | 提名 | ||
2020年 | 2020年互聯網影視精品排行榜 | 年度精品網絡綜藝 | 獲獎 | |
2021年 | 《樂隊的夏天第二季》 | 影視榜樣·2020年度總評榜 | 2020年度最佳綜藝 | 獲獎 |
附件列表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