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百科  > 所屬分類  >  百科詞條   

諾貝爾經濟學獎

諾貝爾經濟學獎是瑞典國家銀行為紀念阿爾弗雷德·諾貝爾而設立的獎項,也稱瑞典銀行經濟學獎。

經濟學獎并非根據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的遺囑所設立的,但在評選步驟、授獎儀式方面與諾貝爾獎相似。1968年起,獎項由瑞典皇家科學院每年頒發一次,頒獎遵循對人類利益做出最大貢獻的原則。1969年(瑞典國家銀行成立300周年慶典時)第一次頒獎,由挪威人弗里希和荷蘭人揚·廷貝亨共同獲得,美國經濟學家薩繆爾森、弗里德曼等人均獲得過此獎。

2018年10月8日,保羅·羅默威廉·諾德豪斯諾貝爾經濟學獎,以表彰二人在創新、氣候和經濟增長方面研究的杰出貢獻。

2019年10月14日,201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由阿比吉特·班納吉、艾絲特·杜芙若邁克爾·克雷默摘得獎項。

2020年10月12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保羅·米爾格羅姆(Paul R. Milgrom)和羅伯特·B·威爾遜(Robert B. Wilson)。

2021年10月11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202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David Card,另一半授予Joshua D. Angrist和Guido W. Imbens。

目錄

歷史沿革 編輯本段

1968年,瑞典中央銀行于其成立300周年時,為紀念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以下簡稱:諾貝爾)而增設“致力紀念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的經濟科學獎”(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 dedicated to the memory of Alfred Nobel)  ,以下簡稱諾貝爾經濟學獎(實際上該獎的官方全名一直有變遷,具體內容見該目錄的最后部分)。

196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首次頒獎,由挪威人朗納·弗里施和荷蘭人簡·丁伯根兩人共同獲得,兩人一共獲得了37萬5000瑞典克朗(相當于2007年12月的287萬1041瑞典克朗)  。

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獎金達到1000萬瑞典克朗(按照2014年11月匯率計算,約合136萬美元),這與最初的五項諾貝爾獎的獎金數額相等  。

2006年,瑞典中央銀行每年撥給諾貝爾基金會650萬瑞典克朗,以支付該獎的評選與管理費用,并額外撥付100萬瑞典克朗以使此獎的相關訊息被諾貝爾基金會官網收錄  。

諾貝爾經濟學獎諾貝爾經濟學獎

官方全名變遷

1969年以來,經濟學獎的官方全名,歷來有不同的翻譯。以英文舉例:

年間

官方全名英譯(中文轉譯)

1969年–1970年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 dedicated to the memory of Alfred Nobel (致力紀念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的經濟科學獎)

The Sveriges Riksbank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in Memory of Alfred Nobel

1971年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 (經濟科學獎)

1972年

Bank of Sweden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in Memory of Alfred Nobel (紀念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的瑞典銀行經濟科學獎)

1973年–1975年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 in Memory of Alfred Nobel (紀念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的經濟科學獎)

1976年–1977年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in Memory of Alfred Nobel (紀念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的經濟學獎)

1978年–1981年

Alfred Nobel Memorial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紀念經濟學獎)

1982年

Alfred Nobel Memorial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 (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紀念經濟科學獎)

1983年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in Memory of Alfred Nobel (紀念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經濟學獎)

1984年–1990年

Alfred Nobel Memorial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紀念經濟學獎)

1991年

Sveriges Riksbank (Bank of Sweden)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in Memory of Alfred Nobel (紀念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的瑞典國家銀行經濟學獎)

1992年–2005年

Bank of Sweden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in Memory of Alfred Nobel (紀念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的瑞典銀行經濟學獎)

2006年至今

The Sveriges Riksbank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in Memory of Alfred Nobel (瑞典國家銀行紀念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經濟學獎)

  • 獎項綜述

諾貝爾經濟學獎雖然并非根據諾貝爾的遺囑所設立的,也是唯一由諾貝爾基金會官方頒發的“非諾貝爾獎”(non-Nobel Prize),但與最初5種“諾貝爾獎”合稱“諾貝爾獎”。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獎金與相關的評選、管理費用均由瑞典中央銀行“永久性”地全額撥付給諾貝爾基金會。獎項內容與其他5種“諾貝爾獎”一樣,包括一枚金牌、一份證書以及一筆獎金。獎金的金額取決于諾貝爾基金會那一年的收入(自1901年以來的所有獎金,請參閱諾貝爾獎官方網站)。在有多于一位獲獎者的情況下,獎金會平分,或是其中一人得一半,另外二人各得四分之一。

  • 獎金

每一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都會獲得一筆獎金以及記有獎金金額的一份文件。2009年的獎金為1千萬瑞典克朗(約140萬美元)。2012年,由于削減預算,獎金降至8百萬瑞典克朗(約110萬美元)。獎金金額會隨著諾貝爾基金會當年的收入而變動。如果同時有多位得獎者,則獎金可以平分;如果同時有三位得獎者,則獎金還可以以2:1:1的比例分配,也就是一人得二分之一,其余二人各得四分之一。

統計情況 編輯本段

已下統計數據為截至2019年,內容來源于諾貝爾獎官方網站: 

年齡

最年輕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是艾絲特·杜芙若(在2019年度獲獎時46歲),同時也是第二位獲得該獎的女性;

最年長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是里奧尼德·赫維茨(在2007年年獲獎時90歲)

性別

共有二位女性獲得過諾貝爾經濟學獎,分別是埃莉諾·奧斯特羅姆(2009年)、艾絲特·杜芙若(2019年),在六個諾貝爾獎項中,這是女性獲獎人次最少的獎項

人物關系

夫妻獲獎:阿比吉特·班納吉和艾絲特·杜芙若于2019年被授予諾貝爾經濟學獎

獎勵對象 編輯本段

199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約翰·福布斯·納什之后,該獎項即重新定位為“社會科學獎”,獎勵對象遍及政治學家、心理學家與社會學家。1974年的得主司馬賀是一名政治學博士,也是首位獲獎的“非經濟學家”。其后,2002年的得主丹尼爾·卡內曼是一名心理學家,從未接受任何正規經濟學課程。2009年的得主埃莉諾·奧斯特羅姆是一名政治學家,專長公共政策。

頒獎典禮 編輯本段

諾貝爾經濟學獎

諾貝爾經濟學獎的頒獎典禮在每年12月10日,即諾貝爾的逝世紀念日,在斯德哥爾摩音樂廳舉行。每次頒獎典禮都是下午舉行,這是因為諾貝爾是1896年12月10日下午4:30去世的,在1901年第一次頒獎時,人們便選擇在諾貝爾逝世的時刻舉行儀式,這一有特殊意義的做法一直沿襲下來。典禮上,得主會獲頒發一份證書、一枚獎牌以及一份記有獎金金額的文件。

每年出席頒獎儀式的人數限于1500人到1800人;男士燕尾服或民族服裝,女士要穿嚴肅的夜禮服;儀式中的所用白花和黃花必須從圣莫雷(圣莫雷是諾貝爾逝世的地方)空運來,這意味著對諾貝爾的紀念和尊重。

頒發統計 編輯本段

自1969年,迄今共頒出49個諾貝爾經濟學獎,其中25個諾貝爾經濟學獎由個人獨攬,18個諾貝爾經濟學獎由兩人同享,6個諾貝爾經濟學獎由三人共分。

評獎結果 編輯本段

截止至2020年10月,諾貝爾經濟學獎一共頒發了52次,共有86人獲獎,其中25次由一人獲得,20次由二人分享,7次由三人共享。

設立宗旨 編輯本段

諾貝爾經濟學獎是瑞典中央銀行于其成立300周年(1968年)時,為紀念諾貝爾而增設的獎項,該獎旨在獎勵在經濟學領域作出杰出貢獻的人。

獎牌證書 編輯本段

  • 獎牌

諾貝爾經濟學獎

經濟學獎章的設計者是瑞典雕塑家貢沃爾·斯文松·倫德奎斯特,該獎的設計與諾貝爾物理學獎、化學獎、生理學或醫學獎及文學獎有些許不同。獎牌的正面都印有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的左側頭像,頭像下面有兩個交叉的豐饒之角,環繞文字為“瑞典中央銀行紀念阿爾弗雷德·諾貝爾,1968”。獎牌的背面是象征著瑞典皇家科學院的北極星會徽。獎牌的側面是獲獎者的名字以及獲獎的年份。

  • 證書

瑞典國王會親自將諾貝爾經濟學獎證書頒給得主。證書由瑞典皇家科學院設計,每位得主的證書都是獨一無二的。證書上有一幅圖畫,以及獲獎者的姓名和得獎原因。

獎項設置 編輯本段

  • 獎項綜述

諾貝爾經濟學獎雖然并非根據諾貝爾的遺囑所設立的,也是唯一由諾貝爾基金會官方頒發的“非諾貝爾獎”(non-Nobel Prize),但與最初5種“諾貝爾獎”合稱“諾貝爾獎”。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獎金與相關的評選、管理費用均由瑞典中央銀行“永久性”地全額撥付給諾貝爾基金會  。獎項內容與其他5種“諾貝爾獎”一樣,包括一枚金牌、一份證書以及一筆獎金。獎金的金額取決于諾貝爾基金會那一年的收入  (自1901年以來的所有獎金,請參閱諾貝爾獎官方網站  )。在有多于一位獲獎者的情況下,獎金會平分,或是其中一人得一半,另外二人各得四分之一。

  • 獎金

每一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都會獲得一筆獎金以及記有獎金金額的一份文件。2009年的獎金為1千萬瑞典克朗(約140萬美元)  。2012年,由于削減預算,獎金降至8百萬瑞典克朗(約110萬美元)  。

評選過程 編輯本段

每年9月至次年1月31日,接受各項諾貝爾獎推薦的候選人。通常每年推薦的候選人有1000—2000人,不得自薦。

瑞典政府和挪威政府無權干涉諾貝爾獎的評選工作,不能表示支持或反對被推薦的候選人。

每年2月1日起,各項諾貝爾獎評委會對推薦的候選人進行篩選、審定,工作情況嚴加保密。

每年10月中旬,公布各項諾貝爾獎獲得者名單。

每年12月10日是諾貝爾逝世紀念日,在斯德哥爾摩和奧斯陸分別舉行諾貝爾獎頒發儀式,瑞典國王出席并授獎。

提名流程 編輯本段

諾貝爾經濟學獎

根據規定,諾貝爾經濟學獎委員會給有能力和資格提名的人發送機密文件,由他們推薦諾貝爾經濟學獎獲獎人選,合格的提名人(Qualified nominators)要求如下:

1.瑞典皇家科學院的瑞典或外籍院士;

2.諾貝爾經濟學獎委員會的委員;

3.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

4.瑞典、丹麥、芬蘭、冰島挪威大學和學院相關學科的教授;

5.由瑞典皇家科學院從至少六所大學或具有同等水平的學院選出擔任同類職務的人員,以確保在不同國家及其學習所在地能夠分配到適當的名額;

6.瑞典皇家科學院認為可能合適的其他科學家。

其中第5項和第6項所指的科學家的選擇與確認,應在每年的9月底之前作出。

評選考核 編輯本段

諾貝爾經濟學獎的評獎機構與諾貝爾物理學獎、諾貝爾化學獎相同,均為瑞典皇家科學院,在評選過程中亦采用一個與諾貝爾委員會組成、地位皆相似的“評選委員會”。

諾貝爾經濟學獎與其它五項諾貝爾獎遵循相同的規則,即:每屆得獎人數不超過3人,得主在本年10月依舊健在,提名消息在50年內保密。

歷屆名單 編輯本段

(1)1969年至201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平均年齡為67歲。

(2)最年輕得主

肯尼斯·約瑟夫·阿羅在51歲時獲得1972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  

(3)最年長得主

里奧尼德·赫維茨在90歲時獲得2007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同時他也是所有獎項類別中最年長的得主。  

(4)女性情況

埃莉諾·奧斯特羅姆獲得2009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成為首位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女性。  

(5)獎項追授

諾貝爾經濟學獎沒有追授獎項。1974年諾貝爾基金會公布了“不能被追授獎項”的規定,除非發生諾貝爾獎宣布后已經死亡的情況。1974年前,諾貝爾獎只追授過兩次

達格·哈馬舍爾德諾貝爾和平獎,1961年)、埃利克·阿克塞爾·卡爾費爾德諾貝爾文學獎,1931年)。  

 

(6)擁有家庭關系的得主

 

兄弟關系

簡·丁伯根(諾貝爾經濟學獎,1969年)、尼可拉斯·丁伯根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1973年)  

夫妻關系

綱納·繆達爾(諾貝爾經濟學獎,1974年)、阿爾瓦·米達爾(諾貝爾和平獎,1982年)  

歷屆得主 編輯本段

年份

獲獎者

(中文譯名)

獲獎者

(英文名)

國籍

獲獎時機構

經濟思想流派

獲獎原因

1969年

朗納·弗里施

挪威

奧斯陸大學

——

他們研發動態模型來分析經濟過程 

揚·廷貝亨

荷蘭

荷蘭經濟學院

——

1970年

保羅·薩繆爾森

美國

麻省理工學院

凱恩斯

他發展了靜態和動態經濟理論,并積極促進經濟學分析水平的提高 

1971年

西蒙·史密斯·庫茲涅茨

美國

哈佛大學

制度

在研究人口發展趨勢及人口結構對經濟增長和收入分配關系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 

1972年

約翰·希克斯

英國

牛津大學

凱恩斯

他們深入研究了經濟均衡理論和福利理論 

肯尼斯·約瑟夫·阿羅

美國

哈佛大學

新古典

1973年

瓦西里·列昂季耶夫

蘇聯、美國

哈佛大學

——

發展了投入產出方法,該方法在許多重要的經濟問題中得到運用 

1974年

綱納·繆達爾

瑞典

——

貨幣、凱恩斯、斯德哥爾摩

他們深入研究了貨幣理論和經濟波動,并深入分析了經濟、社會和制度現象的相互依賴 

弗里德里?!す?/span>

奧地利、英國

——

奧地利、芝加哥

1975年

列奧尼德·康托羅維奇

蘇聯

俄羅斯科學院

——

前者在1939年創立了享譽全球的線形規劃要點,后者將數理統計學成功運用于經濟計量學,他們對資源最優分配理論做出了貢獻   

佳林·庫普曼斯

荷蘭、美國

耶魯大學

——

1976年

米爾頓·弗里德曼

美國

芝加哥大學

芝加哥、貨幣

創立了貨幣主義理論,提出了永久性收入假說 

1977年

戈特哈德·貝蒂·俄林

瑞典

斯德哥爾摩經濟學院

斯德哥爾摩

對國際貿易理論和國際資本流動作了開創性研究 

詹姆斯·愛德華·米德

英國

劍橋大學

凱恩斯

1978年

司馬賀

美國

卡內基梅隆大學

卡內基

對于經濟組織內的決策程序進行了研究,這一有關決策程序的基本理論被公認為關于公司企業實際決策的創造性見解 

1979年

西奧多·舒爾茨

美國

芝加哥大學

芝加哥

在經濟發展方面做出了開創性研究,深入研究了發展中國家在發展經濟中應特別考慮的問題 

威廉·阿瑟·劉易斯

圣盧西亞、英國

普林斯頓大學

——

1980年

勞倫斯·克萊因

美國

賓夕法尼亞大學

凱恩斯

以經濟學說為基礎,根據現實經濟中實有數據所作的經驗性估計,建立起經濟體制的數學模型 

1981年

詹姆斯·托賓

美國

耶魯大學

凱恩斯

闡述和發展了凱恩斯的系列理論及財政與貨幣政策的宏觀模型在金融市場及相關的支出決定、就業、產品和價格等方面的分析做出了重要貢獻 

1982年

喬治·斯蒂格勒

美國

芝加哥大學

芝加哥

在工業結構、市場的作用和公共經濟法規的作用與影響方面,做出了創造性重大貢獻 

1983年

杰拉德·德布魯

法國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新古典

概括了帕累托最優理論,創立了相關商品的經濟與社會均衡的存在定理 

1984年

約翰·理查德·尼古拉斯·斯通

英國

劍橋大學

——

國民經濟統計之父,在國民帳戶體系的發展中做出了奠基性貢獻,極大地改進了經濟實證分析的基礎 

1985年

弗蘭科·莫迪利安尼

意大利

麻省理工學院

凱恩斯

第一個提出儲蓄的生命周期假設,這一假設在研究家庭和企業儲蓄中得到了廣泛應用

1986年

詹姆斯·M·布坎南

美國

公共選擇研究中心

芝加哥

將政治決策的分析同經濟理論結合起來,使經濟分析擴大和應用到社會—政治法規的選擇 

1987年

羅伯特·索洛

美國

麻省理工學院

凱恩斯

對增長理論做出貢獻,提出長期的經濟增長主要依靠技術進步,而不是依靠資本和勞動力的投入 

1988年

莫里斯·阿萊

法國

國立巴黎高等礦業學院

新古典

他在市場理論及資源有效利用方面做出了開創性貢獻對一般均衡理論重新做了系統闡述 

1989年

特里夫·哈維默

挪威

奧斯陸大學

凱恩斯

建立了現代計量經濟學的基礎性指導原則 

1990年

哈里·馬科維茨

美國

紐約城市大學

芝加哥

他們在金融經濟學方面做出了開創性工作 

默頓·米勒

美國

芝加哥大學

芝加哥

威廉·夏普

美國

斯坦福大學

——

1991年

羅納德·科斯

英國

芝加哥大學

芝加哥、新制度

揭示并澄清了經濟制度結構和函數中交易成本和財產權的重要性 

1992年

加里·貝克

美國

芝加哥大學

芝加哥

將微觀經濟學的理論擴展到對于人類行為的分析上,包括非市場經濟行為 

1993年

羅伯特·福格爾

Robert W. Fogel

美國

芝加哥大學

芝加哥

前者建立了包括產權理論、國家理論和意識形態理論在內的制度變遷理論,后者用經濟史的新理論及數理工具重新詮釋了過去的經濟發展過程 

道格拉斯·諾思

Douglass C. North

美國

圣路易斯華盛頓大學

新制度

1994年

約翰·豪爾紹尼

John C. Harsanyi

美國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

這三位數學家在非合作博弈的均衡分析理論方面做出了開創性的貢獻,對博弈論和經濟學產生了重大影響 

約翰·納什

John F. Nash

美國

普林斯頓大學

——

賴因哈德·澤爾騰

Reinhard Selten

德國

波恩大學

——

1995年

羅伯特·盧卡斯

Robert E. Lucas

美國

芝加哥大學

新興古典、芝加哥

倡導和發展了理性預期與宏觀經濟學研究的運用理論,深化了人們對經濟政策的理解,并對經濟周期理論提出了獨到的見解 

1996年

詹姆斯·米爾利斯

James A. Mirrlees

英國

劍橋大學

——

前者在信息經濟學理論領域做出了重大貢獻,尤其是信息不對稱條件下的經濟激勵理論 后者在信息經濟學、激勵理論、博弈論等方面都做出了重大貢獻 

威廉·維克里

William S. Vickrey

加拿大、美國

哥倫比亞大學

凱恩斯

1997年

羅伯特·默頓

Robert C. Merton

美國

哈佛大學

——

前者對布萊克-斯科爾斯公式所依賴的假設條件做了進一步減弱,在許多方面對其做了推廣;后者給出了著名的布萊克-斯科爾斯期權定價公式,該法則已成為金融機構涉及金融新產品的思想方法 

邁倫·斯科爾斯

Myron S. Scholes

加拿大、美國

美國長期資本管理公司

芝加哥

1998年

阿馬蒂亞·森

Amartya Sen

印度

劍橋大學三一學院

能力方法

對福利經濟學幾個重大問題做出了貢獻,包括社會選擇理論、對福利和貧窮標準的定義、對匱乏的研究等 

1999年

羅伯特·芒德爾

Robert A. Mundell

加拿大

哥倫比亞大學

凱恩斯、供給面

他對不同匯率體制下貨幣與財政政策以及最適宜的貨幣流通區域所做的分析使他獲得這一殊榮 

2000年

詹姆斯·赫克曼

James J. Heckman

美國

芝加哥大學

芝加哥

在微觀計量經濟學領域,他們發展了廣泛應用于個體和家庭行為實證分析的理論和方法 

丹尼爾·麥克法登

Daniel L. McFadden

美國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

2001年

喬治·阿克爾洛夫

George A. Akerlof

美國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凱恩斯

為不對稱信息市場的一般理論奠定了基石,他們的理論迅速得到了應用,從傳統的農業市場到現代的金融市場,他們的貢獻來自于現代信息經濟學的核心部分 

邁克爾·斯彭斯

A.Michael Spence

美國

斯坦福大學

——

約瑟夫·斯蒂格利茨

Joseph E. Stiglitz

美國

哥倫比亞大學

凱恩斯

2002年

丹尼爾·卡尼曼

Daniel Kahneman

以色列、美國

普林斯頓大學

——

把心理學分析法與經濟學研究結合在一起,為創立一個新的經濟學研究領域奠定了基礎 

弗農·史密斯

Vernon L. Smith

美國

喬治·梅森大學

新興古典

開創了一系列實驗法,為通過實驗室實驗進行可靠的經濟學研究確定了標準 

2003年

羅伯特·恩格爾

Robert F. Engle

美國

紐約大學

——

用“隨著時間變化的易變性”和“共同趨勢”兩種新方法分析經濟時間數列,從而給經濟學研究和經濟發展帶來巨大影響 

克萊夫·格蘭杰

Clive W.J. Granger

英國

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

——

2004年

芬恩·基德蘭德

Finn E. Kydland

挪威

卡內基·梅隆大學,加州大學圣芭芭拉分校

新興古典

有關宏觀經濟政策的時間一致性難題和商業周期的影響因素  

愛德華·普雷斯科特

Edward C. Prescott

美國

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明尼阿波利斯聯邦儲備銀行

新興古典

2005年

羅伯特·奧曼

Robert J. Aumann

以色列、美國

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

——

通過博弈論分析促進了對沖突與合作的理解  

托馬斯·謝林

Thomas Schelling

美國

馬里蘭大學

——

2006年

埃德蒙·費爾普斯

Edmund Phelps

美國

哥倫比亞大學

——

在宏觀經濟跨期決策權衡領域所取得的研究成就 

2007年

萊昂尼德·赫維奇

Leonid Hurwicz

美國、波蘭

明尼蘇達大學

——

奠定了機制設計理論的基礎 

埃里克·馬斯金

Eric S. Maskin

美國

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

——

羅杰·邁爾森

Roger B. Myerson

美國

芝加哥大學

——

2008年

保羅·克魯格曼

Paul R. Krugman

美國

普林斯頓大學

凱恩斯

對經濟活動的貿易模式和區域的分析 

2009年

埃莉諾·奧斯特羅姆

Elinor Ostrom

美國

印第安納大學,亞利桑那州立大學

新制度

經濟治理,尤其是對普通民眾作出的貢獻和經濟治理分析 

奧利弗·威廉森

Oliver Williamson

美國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新制度

經濟治理,尤其是企業邊際領域方面的貢獻 

2010年

彼得·戴蒙德

Peter Diamond

美國

麻省理工學院

——

在市場搜尋理論中具有卓越貢獻 

戴爾·莫滕森

Dale Mortensen

美國

奧胡斯大學,西北大學

——

克里斯托弗·皮薩里季斯

Christopher Pissarides

塞浦路斯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

——

2011年

托馬斯·薩金特

Thomas J. Sargent

美國

紐約大學

新古典

在宏觀經濟學中對成因及其影響的實證研究 

克里斯托弗·西姆斯

Christopher A. Sims

美國

普林斯頓大學

新古典

2012年

阿爾文·羅思

Alvin Roth

美國

哈佛商學院

——

創建穩定分配理論,并進行市場設計的實踐 

勞埃德·沙普利

Lloyd S. Shapley

美國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

2013年

尤金·法馬

Eugene F. Fama

美國

芝加哥大學

芝加哥

對資產價格的經驗分析

拉爾斯·彼得·漢森

Lars Peter Hansen

美國

芝加哥大學

芝加哥

羅伯特·席勒

Robert J. Shiller

美國

耶魯大學

凱恩斯

2014年

讓·梯若爾

Jean Tirole

法國

圖盧茲經濟學院

——

對市場力量和監管的分析 

2015年

安格斯·迪頓

Angus S. Deaton

英國、美國

普林斯頓大學

——

對消費、貧困和福利的分析

2016年

奧利弗·哈特

Oliver Hart

英國、美國

哈佛大學

——

對契約理論的貢獻 

本特·霍爾姆斯特倫

Bengt Holmstr?m

芬蘭

麻省理工學院

——

2017年

理查德·塞勒

Richard Thaler

美國

芝加哥大學

——

行為經濟學的貢獻 

2018年

威廉·諾德豪斯

William D. Nordhaus

美國

耶魯大學

——

將氣候變化納入長期的宏觀經濟分析 

保羅·羅默

Paul M. Romer

美國

紐約大學

芝加哥

將整合技術創新納入長期的宏觀經濟分析

2019年

阿比吉特·班納吉

印度、美國

麻省理工學院

——

在減輕全球貧困方面的實驗性做法 

艾絲特·杜芙若

法國、美國

麻省理工學院

——

邁克爾·克雷默

美國

哈佛大學

——

2020年

保羅·米爾格羅姆

美國

斯坦福大學

對拍賣理論的改進和發明了新拍賣形式 

羅伯特·威爾遜

美國

斯坦福大學

2021年

大衛·卡得

David Card

通過實驗方法在勞動經濟學方面的研究

喬治華·安格斯特

Joshua D. Angrist

在因果關系方法論方面的貢獻

格多·依姆本斯

Guido W. Imbens

(注:1993年—2018年部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譯名來自于新華社報道)

社會評價 編輯本段

諾貝爾經濟學獎被普遍認為是在經濟學領域能夠取得的最高榮譽。(The Nobel Prize is widely considered the world’s most prestigious award. It is awarded for achievements in physics, chemistry, physiology or medicine, literature, peace and economics.)

獎項爭議 編輯本段

  • 獎項設立爭議

諾貝爾經濟學獎的設立常被質疑違背了諾貝爾遺囑中“對全人類做出巨大貢獻”的要求。因為,經濟學家的貢獻不見得名實相符,而獲獎最多的新古典主義學派,也不存在“處理金融災難的知識系統”。弗里德里?!す耍?974年得主)在內的四名諾貝爾經濟學獎獲獎者,皆曾經呼吁廢除此獎。哈耶克領獎時表示,倘若當年征詢他的意見,肯定不建議設獎。

1997年,諾貝爾文學獎的評選機構呼吁瑞典皇家科學院廢除經濟學獎。

  • 獎項名稱爭議

196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設立之后,成功整合進入了諾貝爾獎的評選體系里,但爭議輩出。因為該獎并非根據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的遺囑所設立的,也是唯一由諾貝爾基金會官方頒發的“非諾貝爾獎”(non-Nobel Prize),因此一些批評者認為,諾貝爾經濟學獎的聲望,是沾了“諾貝爾”名諱的光。瑞典的人權律師、諾貝爾的曾侄孫彼得·諾貝爾是經濟學獎的激進批評者,他認為此一獎項對其家族姓氏的濫用,并聲明諾貝爾家族從無設立“經濟學獎”的意愿。

  • 獲獎者爭議

根據金融時報專欄作家薩繆爾·布里坦的說法,都擔任過瑞典財政大臣的謝爾-奧洛夫·費爾特和貢納爾·默達爾希望廢除諾貝爾經濟學獎,其原因是他們認為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哈耶克和弗里德曼是“反動分子”,不應得獎。

1976年,米爾頓·弗里德曼因為他在貨幣主義上的貢獻被授予諾貝爾經濟學獎,但是這卻引發了多國左派的抗議,四位諾貝爾獎得主寫信給紐約時報對他獲獎表示反對。他因芝加哥大學經濟學家與奧古斯托·皮諾切特的關系以及在智利民選總統被軍事政變廢黜不到2年后就去該國進行了為期六天的旅行,而被指責支持智利軍事獨裁。弗里德曼辯稱其從未擔任獨裁政府的顧問,僅僅是在智利教授了一些有關通貨膨脹的課程并會見了一些政府官員(包括奧古斯托·皮諾切特)  。

1994年,約翰·納什的獲獎引發了對評選委員會的非議。因為約翰·納什不僅有精神病史,還公開宣稱反猶。這場爭論的結果是評選委員會規則的改變:以前委員會成員并無任期限制,而現在他們的任期只有3年。

200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伯特·奧曼也因他用自己的理論為他反對以色列從猶太人定居點撤離辯解而受到一些人的批評。

批評者們經常以瓊·羅賓遜(羅賓遜夫人)為例來說明評選委員會對主流經濟學的偏見。他們批評評選委員會把經濟學獎授予哈耶克和弗里德曼這樣的異端,卻故意冷落了羅賓遜夫人。

  • 中國情況

由于諾貝爾經濟學獎評審委員會專注于市場經濟條件下或者資本主義條件下的經濟問題,因此,一些中國經濟學者為了接近諾貝爾經濟學獎,模仿西方經濟學研究模式和研究方法,以此來“融入”西方經濟學體系之中。中國雖然創造性地提出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概念,但是,至少在經濟學研究方面,中國還沒有形成普遍的共識。中國經濟學教科書是古典政治經濟學教科書,可是,中國流行的經濟學理論卻是西方國家現代資本主義經濟學理論。假如過于關注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的研究成果,而忽視了中國當代的經濟問題,那么,有可能會本末倒置、緣木求魚。

線上舉行 編輯本段

2021年12月10日,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獎儀式再次改為線上舉行。

附件列表


0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如果您認為本詞條還有待完善,請 編輯

上一篇 世界品牌實驗室    下一篇 耶魯大學

同義詞

暫無同義詞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久国产精品亚洲一区| 国产精品成人va在线播放| 交换配乱淫粗大东北大坑性事| 99热精品国产三级在线观看| 欧美精品videosex极品| 女人18毛片a级毛片|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在线播放| 真实男女xx00动态图视频| 日韩日韩日韩日韩日韩| 四虎电影免费观看网站| a视频免费观看| 欧美另类videosgratis妇|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欧美成人精品第一区| 在线播放五十路乱中文| 亚洲免费黄色网址| 色综合天天综合网国产成人网 | www.夜夜操.com| 欧美精品dorcelclub全集31| 国产日本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不卡av不卡一区二区| 韩国三级理论在线电影网| 成人中文乱幕日产无线码| 亚洲欧美电影在线一区二区| 91香蕉视频黄色| 成人a毛片视频免费看| 亚洲欧洲自拍拍偷综合| 香蕉精品高清在线观看视频| 嫩草影院在线观看精品视频| 亚洲国产美女视频| 老师白妇少洁王局长| 国模视频一区二区| 久久九九精品国产综合喷水| 色妞www精品视频免费看| 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全彩漫画口工令人垂延三尺| 91福利国产在线观一区二区| 日本中文字幕有码在线视频| 人妻妺妺窝人体色WWW聚色窝| 欧美sss视频| 娇小xxxxx性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