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化騰
馬化騰,漢族,廣東省汕頭市潮南區人 ,1971年10月29日生于廣東省東方縣八所港(今屬海南省東方市)。1993年獲深圳大學理學學士學位。騰訊公司主要創辦人之一。現任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全國青聯副主席;全國人大代表。
人物經歷 編輯本段
1998年,馬化騰和同學張志東注冊成立"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隨后陳一丹、許晨曄、曾李青相繼加入。
2009年12月登上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發布的“未來十年世界最家喻戶曉十大中國人”榜單。2018年4月28日,馬化騰出版圖書《指尖上的中國》正式上市。
2018年1月,當選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廣東省)。5月9日,當選中國網絡社會組織聯合會副會長。2004-2018年間多次獲得多種獎項,多次登上名人榜,多次被評為全球最佳CEO。
2019年3月,馬化騰以388億美元財富排名2019年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榜第20位。2019年9月5日,突破獎基金會及其贊助人——馬化騰等人共同宣布2020年突破獎及新視野獎的獲得者。2019年10月19日,入選2019福布斯年度商業人物之跨國經營商業領袖名單。2019年11月7日,以2,545.50億元財富值位列2019福布斯中國400富豪榜第2名。2021年7月,2021福布斯中國慈善榜排名第3位。2021年10月,位列《2021衡昌燒坊·胡潤百富榜》第4位。2021年10月,以捐贈額400億人民幣位居2021德裕·胡潤全球世紀慈善家第34位。
2020年11月9日,財付通支付科技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馬化騰退出法定代表人職務。
2021年11月,馬化騰以3,162億元人民幣財富位居《2021福布斯中國內地富豪榜單》第4位。
社會活動 編輯本段
2015年12月16日,出席了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開幕式。
2016年3月3日,全國人大代表、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CEO馬化騰表示,2016年全國兩會帶來五個準備提交的建議案,涉及“互聯網+”落地措施、分享經濟、互聯網醫療、數字內容產業和互聯網生態安全。
2016年6月16日,中國“互聯網+”峰會在京舉行。馬化騰先生現場指出,對每個行業而言,互聯網不只是一個新經濟、新領域,而是與自己行業息息相關、必須擁抱的。在過去一年,在“互聯網+”信息能源的巨大賦能下,通信、金融、零售、O2O、交通領域都發生巨大的積極變化。
2018年4月,任首批西湖大學創校榮譽校董會成員。
2020年9月6日,捐贈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
社會職務 編輯本段
2018年1月,當選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廣東省)。
2018年5月9日,當選中國網絡社會組織聯合會副會長。
最佳CEO 編輯本段
綜合排名全球第45位,財務表現排名第2位——《哈佛商業評論·全球最佳CEO》的排行榜中,騰訊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成為中國內地惟一上榜的企業家。
2016年2月24日,《2016胡潤全球富豪榜》公布,馬化騰財富1240億元位列大陸第四,全球第41位,比去年上升12位。
2020年8月,馬化騰位列“2020福布斯中國最佳CEO榜”第2位。
2020年12月,由《哈佛商業評論》推出的2020“中國百佳CEO”榜單發布。馬化騰排名第1位。
2021年1月,榮登2020中國企業家50人榜單。
商界領袖 編輯本段
2019年10月19日,入選2019福布斯年度商業人物之跨國經營商業領袖名單。
2020年4月13日,財富中文網公布了《2020年中國最具影響力的50位商界領袖》,馬化騰位列第四名。
《福布斯》
2018年4月21日,《福布斯》雜志評出2018年“世界最偉大領袖”榜單,馬化騰排第19名。
2019年3月,馬化騰以388億美元財富排名2019年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榜第20位。
2020年4月7日,馬化騰以381億美元財富位列《2020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榜》第20位。
2018年8月28日,福布斯實時富豪榜排行榜,馬化騰身家達到410億美元。
兩會建議 編輯本段
數字經濟治理方面的建議
2021年3月4日,馬化騰繼續在數字經濟治理方面提出相關建議。“經驗表明,P2P、共享單車、長租房和社區團購,尤其要關注用戶的資金安全,必須嚴格納入監管。”建議稱,互聯網出行、貨運要有安全監管機制。對平臺經濟從業者的全面發展要有機制保障。
利用數字科技促進鄉村振興
馬化騰在2021年的《關于積極利用數字科技促進鄉村振興、推動共享發展的建議》中提到,“騰訊為村”平臺2021年最新的問卷調查顯示,沒有特色產業、缺乏人才,是農村網民認為目前農村面臨的主要問題。農村網民對互聯網技術在農村的推廣應用訴求迫切,超過九成網民希望盡快在農村推廣互聯網技術。而在農村數字化方面,農業生產設施、醫療設施、公共基礎生活設施等,是農村網民最希望得到智能化改進的方面。
馬化騰建議引導互聯網科技與智慧農業“同頻共振”,加快推動農業生產數字化。同時,他認為,應該大力吸引并培育信息時代“新農人”,激發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
附件列表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