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文佐里山國家公園 (漢語拼音:Luwenzuoli Shan Guojia Gongyuan;英語:Rwenzori Mountains National Park),烏干達 的一座國家公園。位于烏干達西部,面積10萬公頃,由魯文佐里山脈的主干構成,包括非洲的第三高峰(瑪格麗塔峰,高5109米)。該地區的冰川 、瀑布 和湖泊使它成為非洲最美麗的山區之一。公園是許多瀕危物種的自然棲息地,園中生長著許多珍稀植物,包括巨型石南花。
魯文佐里山國家公園建立于1991年。1994年因其具有杰出的自然景觀,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1997年至2001年6月,反政府民兵占領了魯文佐里山區。1999年至2004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以園內不安全和資源短缺為由,將該國家公園列入瀕危世界遺產名錄。距烏干達首都坎帕拉437千米的卡塞塞是魯文佐里山國家公園的入口。卡塞塞提供酒店 和旅館 ,徒步旅行者也可在園內露營:園內有良好的道路網和棚屋。在園內可以看到壯觀的景色和不尋常的風景。最流行的徒步旅行路線是沿著國家公園的7天環線。
目錄
魯文佐里國家公園,位于烏干達首都坎帕拉以西300公里處。公園內的魯文佐里山地處赤道,山頂積雪終年不化。它和乞力馬扎羅山并稱為非洲的兩大高峰。1994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魯文佐里國家公園作為自然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魯文佐里國家公園給人最深的印象就是怪異。大石南樹長著奇怪的形狀,霧氣在山間繚繞,終日不散。衰減的森林在烏干達和鄰近國家里,采伐森林已持續了許多世紀,但自13世紀塔托衣部落入侵后,畜牧業成為
農業 的主導形式。近期的采伐森林是為了取得能源和種植經濟作物,如金雞納霜、咖啡、茶和除蟲菊,但這種做法現已日趨減少。在烏干達頗具新意的山地大猩猩計劃是通過組織
旅游 者觀賞大猩猩來賺錢,從而確保其得到長期保護。
魯文佐里山是位于烏干達西部與剛果交界處的死火山群,是非洲大陸很少幾處有永久冰雪覆蓋的山脈之一。它從赤道線起,自西南到東北向綿亙約120公里,最大寬度5O公里,平均海拔3000-4000米,冰川近40條,有冰川發育的山峰6座。魯文佐里山雪峰聳峙,云霧繚繞,是一座頭頂赤道烈日的“赤道雪山”。大山間隘口遍布,峽谷穿插,山坡上森林密布。
魯文佐里山區雨量充沛,是非洲大陸的多雨區之一。年降雨量在1500-2000毫米。魯文佐里山的云層低至海拔2700米,在濕度最高的11月,降雨量多達510毫米。山頂經常是云霧繚繞,不見天日。不斷的霧氣使周圍維持濕潤,促進植物生長,植物長得稀奇古怪,其中夾雜著菌類植物、海綿狀青苔。這些奇怪的植物大部分均生長在高山地區,因為沒有真正的樹木與之競爭,以及有飽含腐殖質的酸性土壤,所以它們會長到驚人的高度。它們奇形怪狀,平添了陰森、虛幻的氣氛。園內有上萬頭
野牛 ,還有河馬、大象、
長頸鹿 、斑馬、狒狒、羚羊等。鳥類繁多,其中皇冠
鶴 為烏干達國鳥,在沼澤地幾乎隨處可見。在烏干達國旗中央的白色圓地中一只皇冠鶴雄立。國徽左側是羚羊,右側是皇冠鶴,可見皇冠鶴在烏干達人民心目中占有多么崇高的地位。
魯文佐里山國家公園位于烏干達西南部,東非大裂谷西支的西部邊緣。國家公園沿著烏干達與剛果民主共和國的國界線設置,并與剛果民主共和國同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面積50 km (31 英里)的維龍加國家公園相接。[1]魯文佐里山國家公園屬本迪布焦區、卡巴羅萊區和卡塞塞三區管轄,距離附近的小鎮卡塞塞25 km (16 英里)。國家公園總面積996km2,其中70%的地區海拔超過2,500 m (8,202ft)。國家公園有120 km (75 英里)長,48 km (30 英里)寬。
魯文佐里山國家公園包括魯文佐里山脈中部和東部的大部分地區,山上冰雪皚皚。斯坦利山就在這里,其中海拔5,109 m (16,762ft)的瑪格麗塔峰還是非洲的第三高峰。非洲的第四和第五高峰斯皮克峰、貝克峰也位于國家公園內。園內擁有冰川、雪原、瀑布、湖泊等自然景觀,被譽為非洲最美麗的山區之一。
不僅僅植物區系具有獨特性,眾多的山坡也維持著一個得雜多樣的動物區系, 魯文佐里山脈 有不少于37種地方性鳥類和14種 蝴蝶 。鳥類包括奇異的紅頭 鸚鵡 和 藍冠蕉鵑 ,在森林中常能見到它們像一道彩色的閃光一樣飛馳而過。鳥類的天敵很多,如 黑雕 ,而隼鷹還能捕食森林中的猴子。高大的森林也是多種 哺乳動物 之家,包括象、 黑犀牛 、 小羚羊 以及肯尼亞 林羚 、 黑疣猴 、白疣猴和 叢猴 。難以捉摸的霍加披(長頸鹿的親屬)、野豬、野牛在布滿草和沼澤的較開闊的林間空地覓食。然而山地森林中最著名的棲居動物則是 山地大猩猩 ,它是該生境條件下的特有種。 雨林占優勢的高度可上抵2400多米,雨林在那里消失在竹林中,竹林生長如此密集,以致野獸和陽光都穿不透它。竹子可長至15米高。3000多米以上為亞高山沼澤所取代,占優勢的最 苔草 和粗劣的生草草地,以及由 刺柏 和 羅漢松 組成的疏林。扭曲多節的樹枝張燈結彩般地裝飾著 苔蘚 、歐 龍牙草 、蕨類以及長長的彩帶般 地衣 ,它們均在終年潮濕的大氣中茁壯成長。這種戲劇性的虛幻效果,為它贏得“月亮山”的美名。
魯文佐里山國家公園內有許多艾伯丁裂谷系的特有種生物。在卉類和樹木方面有很高的生物多樣性。園內的植物最為知名,并因此得名為世界上最美麗的地方之一。根據海拔高低的變化,園內共有5種不同的植被類型。
動物方面,國家公園內共有89種鳥類、15種蝴蝶和4種靈長類動物。國家公園園內的野生動物隨海拔高低有所不同,包括爾氏長尾猴、麂羚、魯文佐里蕉鵑、非洲森林象、黑猩猩屬、蹄兔目、疣猴屬等動物。
再往高處,4270米以上,是由湖泊、冰斗湖、冰瀑和獨特植物群組成的高山帶。長得低矮的 草本植物 通常在這里占很大比重,常見的樹種有 千里光 、 半邊蓮 和 金絲桃 ,它們均可長至9米高,有厚層軟木般的樹皮,地表覆蓋著厚厚的枯枝落葉層。在每枝樹枝的末端是由寬大的肉質葉片組成的蓮座葉叢,葉面覆有細粉狀的銀毛。這蓮座葉叢圍繞著敏感的生長點,當晚上氣溫驟降時,葉片包封住它以保護它免受寒害。
山地大猩猩 。現今尚存的野生山地大猩猩不足400只,且無一就擒。這體大而謎一般的動物既珍稀又高度瀕危。它遭受著直接迫害和喪失生態環境的雙重災難。不像其近親 黑猩猩 ,山地大猩猩是一種安詳的動物,除了植物的嫩芽和木髓外不吃其他東西,它決不以任何肉類為補充食物。 大猩猩 約10只一群,有一雌性或 銀背大猩猩 為主,帶幾只雌性和年幼大猩猩。當大猩猩取食時,極具破壞性,一旦食畢,該地區似乎被劫掠一空,滿目瘡痍。但是,在其離開幾個月后,大猩猩喜愛的食物重新生長,且生機盎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