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塘街
唐代,白居易任蘇州刺史,對蘇州城外西北河道進行疏浚,開挖成山塘河,傍河而建的古街被稱為山塘街,沿街均為古建筑。古建筑大多是晚清和民國時期的建筑,為幾落幾進構成的建筑群體,縱向為落,橫向為進。
歷史沿革 編輯本段
山塘街風貌
20世紀50年代,山塘街改為彈石路。
1981年,山塘街(山塘橋至白姆橋段)砌花崗條石路面。
1985年,山塘街(普濟橋至西山廟橋段)砌石駁岸,鋪小方石路面。
1992年,山塘街(虎丘以西210米段)進行改造,形成明清風格的商業街。
1996—1997年,山塘街(白姆橋至普濟橋段)改建為六角道板路面。現主要路面全為條形石板鋪就,門牌總數為948號。
2002年6月18日,山塘街啟動保護性修復。
2018年7月,山塘街(新民橋至彩云橋段)風貌整治項目正式啟動。
2019年1月,山塘街(新民橋至彩云橋段)風貌整治工程全面竣工,并通過驗收。
地理環境 編輯本段
山塘街位于蘇州古城閶門外西北,東起閶胥路北首渡僧橋,西到虎丘西南麓西山廟橋。山塘街全長3600米,約合7華里,寬2—6.8米。山塘街可以分為東西兩段,東段從閶門渡僧橋起至半塘橋,西段指半塘橋至虎丘山。
山塘街上河道多,橋多的特征充分體現了蘇州這個水城的街巷特點。其河道逶迤平行,綿延至虎丘長達七里。山塘河的東段民居大多都是臨水構筑,水榭和水閣都是由木樁支撐著的。河的西段水面則疏朗寬闊,兩岸種植花木綠樹。水面上橫跨的古橋或平或拱、或單孔或三孔。
山塘沿街兩側的大多數古建筑,大多是晚清和民國時期的建筑,為幾落幾進構成的建筑群體,縱向為落,橫向為進。其單門面種類有:石庫門、柵板門、遮堂門、矮撻門、雀宿檐門等。建筑入口有門廳、轎廳、花廳、樓廳等三到五進,有些住宅則擁有七進,其前后兩巷相通。在縱貫線上,明代的建筑幾乎都是一路的,但到了清代,隨著經濟實力的提高,人們開始崇尚奢侈,所以就出現了三路、五路。備弄的設立在縱橫交錯的各路之間,往往是由備弄隔開的。弄不但是建筑的前后進通道,又起到了各路間的消防作用。
街區文化 編輯本段
古往今來,山塘向來是帝王國君、文人墨客的鐘愛之地。無論是乾隆康熙,亦或是伯虎秋香,都曾流連于山塘河兩岸。
載入中學語文課本中提到的《五人墓碑記》、彈詞名篇《玉蜻蜓》中的經典段落《桐橋得子》、國際著名建筑大師貝聿銘和他家的祖祠、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革命文化團體“南社”、野芳浜處的陳圓圓董小宛,皆與山塘有關。
《吳門表隱》中說道:“平江路古名十泉里,有古井十口,華陽橋南一,奚家橋南一,苑橋北一”,證實山塘街為居民區。
曹雪芹在《紅樓夢》第一回中把閶門、山塘一帶稱為“最是紅塵中一二等富貴風流之地”。
清乾隆年間,畫家徐揚創作的《盛世滋生圖》長卷(也稱《姑蘇繁華圖卷》),畫了當時蘇州的一村、一鎮、一城、一街,其中一街畫的就是山塘街,展現出“居貨山積,行云流水,列肆招牌,燦若云錦”的市井景象。
民歌唱道:“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杭州有西湖,蘇州有山塘。兩處好地方,無限好風光。
主要景點 編輯本段
古石橋
通貴橋
古戲臺
山塘街古戲臺
山塘街上有一座建于清末的“控保建筑”,為中醫外科名醫許丹鶴之宅,俗稱“許宅”。2002年,年久失修的許宅修復。古建專家羅哲文題名“山塘雕花樓”。雕花樓內的第五進,與走馬樓南北相對。該戲臺臨池而建,是一座伸出水面、“半陸半水”的水上舞臺。戲臺6米見方,高達10.67米,兩側觀戲的廂房各寬5.6米。其形制分為上下兩層,卷棚歇山頂,飛檐翹角。臨水一面和東西兩側,設置低矮的圍欄。戲臺正中懸掛一塊橫匾,金底黑字,題額“普天同慶”。兩柱鐫刻一副對聯:“日月星辰耀天地;生旦凈末警人倫”。對聯寓意演戲如做人,富含人生哲理。
博物館
蘇州商會博物館
江南船文化博覽館所在地是紹興會館遺址,陳列著春秋戰船、鸕鶿捕魚船、鄭和船、沙船、漕舫等數十艘船模和舟船構件、船上用具及相關圖片資料。
五人墓
蘇州山塘街風光(21-40)
觀光
旅游線路之一(180米,龍身):山塘老街、安泰救火會、通貴橋、玉涵堂、山塘人文風情館、古戲臺、江南船文化博物館、蘇州商會博物館(原汀州會館)。
旅游線路之二(360米,龍頭、龍身):閶門城樓、唐少傅白公祠(白居易紀念苑)、御碑亭、山塘老街、岡州會館、正社、安泰救火會、通貴橋、玉涵堂、山塘人文風情館、古戲臺、江南船文化博物館、商會博物館(原汀州會館)。
全程旅游線路(3600米):閶門城樓、唐少傅白公祠(白居易紀念苑)、御碑亭、山塘老街、岡州會館、安泰救火會、通貴橋、玉涵堂、山塘人文風情館、新民橋、古戲臺、江南船文化博物館、商會博物館(原汀州會館)、山塘雕花樓、天和藥鋪、王氏義莊、郁氏家祠、陜西會館、東齊會館(山東會館)、桐橋遺址、觀音閣、吳中貝氏紀念館(貝節孝坊)、古牌坊群、敕建報恩禪寺、普濟橋、同善橋、普濟堂、引善橋、五人墓、葛賢墓、白公堤石幢、普福禪寺(葫蘆廟)、鮑氏義莊祠、李氏義莊、李鴻章祠、虎丘風景區。
獲得榮譽 編輯本段
2008年,山塘歷史文化保護區獲評“中國民族建筑事業杰出貢獻獎”;
2009年,山塘街獲評“紀念改革開放三十周年蘇州民心工程”;
2015年,山塘街被中國住建部、文物局評為首批“中國歷史文化街區”。
附件列表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