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龍卷
水龍卷是偶爾出現在溫暖水面上的龍卷風。俗稱龍吸水或龍吊水。它的上端與雷雨云相連,下端直接伸向水面,一邊旋轉一邊運動,空氣繞著龍卷風的軸心快速旋轉。一般形狀為漏斗狀,發生時漩渦內部風速可超過200公里/小時,瞬時風力有時可達12級以上。持續時間通常只有幾分鐘,但最長也只有幾分鐘,并伴有巨大的轟鳴聲。水龍卷由空氣和水霧組成“旋轉柱”根據是否與雷暴有關,可以分為兩類:陽光水龍卷和龍卷風水龍卷。
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和南半球的中緯度20 ~ 50。如加拿大南部、中南亞和東亞、南美洲中東部、非洲南部、西北和東南歐洲、澳大利亞西部東南部和新西蘭。其中,美國佛羅里達海峽是世界上最大的龍卷風產地。軟管會把船只和海水吸到空氣中,會對海上的船只和海洋生物造成很大的傷害。

形成原因 編輯本段
產生機理
水龍卷是一種漩渦在它形成的初始階段,空氣會繞著它的軸快速旋轉。在靠近水面的高度,空氣流向渦心的速度會逐漸增大,然后向上爬升。受龍卷風中心氣壓極度降低的吸引,空氣圍繞龍卷風中心快速旋轉在近地面幾十米厚的空氣薄層中,氣流從四面八方被吸入漩渦底部,然后變成一個繞軸向上的漩渦。當表層水的高溫使與之接觸的空氣升溫時,就形成了強對流上升氣流。它們非常潮濕,因為大量的水蒸發到溫暖的空氣中。在上升過程中,空氣絕熱冷卻,水汽凝結,積云形成。如果空氣不穩定性達到一定程度,流入的空氣可能開始旋轉,正是這些旋轉的空氣演變成最終的水龍卷。

形成條件
產生龍卷風的條件如下:首先是空氣必須有高溫、高濕。溫度反映熱能,空氣濕度高一旦發生凝結,就會釋放出大量的潛熱,轉化為動能、位能;其次,必須有很強的積雨云,積雨云是強對流的產物,在強對流運動中容易形成渦環;第三是上升氣流和下降氣流之間的切變大,也就是說上升氣流和下降氣流的氣流方向相反,各自的速度大,可以形成強切變。
階段組成
軟管上纏繞著一個吸管漩渦、龍卷漏斗、龍卷氣旋組成。吸管漩渦的最小直徑在30米以內。以秸稈的漩渦為基礎,會逐漸形成龍卷風漏斗、龍卷渦旋、龍卷氣旋、母龍卷氣旋。
形成分為四個階段:1.大氣的不穩定產生了強大的上升氣流。2.由于冷暖空氣的相互作用,上升氣流在對流層中部開始旋轉,形成中尺度氣旋。3. 中尺度氣旋發展到地面、向上發展,形成龍卷風核心。4.當渦旋到達地面時,地面氣壓急劇下降,風速急劇上升,形成龍卷風區域。
主要類型 編輯本段
水龍卷在兩種情況下產生:龍卷風和好天氣。按形成條件可分為龍卷風水龍卷和晴天水龍卷。
龍卷風和水龍卷經常出現在陸地上,并逐漸向海洋或內陸水域移動一定范圍。它們可能出現在雷暴颮線或前進的冷鋒中,通常極具破壞性。水龍卷由蛇形漏斗形成、大量初始云和快速渦旋風。龍卷風水龍卷完全形成時,規模非常大,破壞力極強。水龍卷的移動速度通常為15~30節,一般持續時間為30 ~ 60分鐘。龍卷風水龍卷的形成與強烈的雷暴有關,通常伴有強風、大浪、大冰雹和頻繁而危險的閃電。龍卷風和水龍卷經常發生在中緯度地區,通常在大面積陸地背風海岸附近,如北美東海岸亞洲和澳大利亞。
水龍卷只能在晴天的水面上形成和發展。晴天龍卷風的發生規模通常很小,周期很短、危害性較小。龍卷風的移動速度通常為1015節,持續時間為220分鐘龍卷風通常發生在赤道和亞熱帶地區。它最常見于佛羅里達和北美五大湖附近的水域。

形成特點 編輯本段
在初始階段,人們可以 當龍卷風向某一方向移動時,我們看不到它的存在。只有當其低壓的冷卻作用使空氣中的水蒸氣凝結并最終形成小水滴時,人們才能看到這種空氣的旋流。所以水龍卷剛形成的時候是透明的,幾乎看不見。隨著水汽的增加,水龍卷逐漸形成可見的輪廓。此時,人們可以看到雷雨云在上端相連、下端延伸到海面的水柱、水龍卷可以把大量的水吸入空氣中,但是液態水卻可以不要在空中停留很長時間。它只能以雨的形式登陸,所以水龍卷形成后往往會帶來暴雨。雖然它整體看起來比陸地龍卷風小,但卻更強。水龍卷通常成群出現。
分布區域 編輯本段
世界各地的江河、水龍卷可能出現在海洋和湖泊中,尤其是在夏季,溫暖潮濕的空氣在溫和的水面上強烈上升、冷空氣快速下降時,容易形成水龍卷。就全國范圍而言,水龍卷經常發生的國家是加拿大、墨西哥、英國、意大利、澳大利亞、新西蘭、日本印度等國家,其中美國是水龍卷最多的國家。中國水龍卷主要發生在華南和華東,經常出現在南海的西沙群島。中國南海的西沙群島具備產生龍卷風的條件,夏秋季節經常出現龍卷風。據統計,世界上每年發生成千上萬次龍卷風。在太平洋容易發生臺風或颶風的海域,也容易發生龍卷風。
典型案例 編輯本段
2010年,中國香港深圳之間的深圳灣海面突然烏云密布。云層上出現了漏斗狀的黑云,與海面連成一個巨大的水龍卷。當時海面上出現了4個水龍卷,將與天空相連的巨大水柱吸了起來,整個過程持續了17分鐘左右。
2013年8月19日,中國松花江招遠段江面出現罕見現象“龍吸水”現象。同時烏云密布、電閃雷鳴。然后冰雹從天空落下,落在水面和云層之上、雹落地面。
2014年,中國臺灣省市屏東區利港鄉出現了一個巨大的黑尾水龍卷。這場水龍卷席卷了利港鎮的部分地區,損毀了許多房屋,給沿海居民帶來了巨大損失。

1935年,美國弗吉尼亞州諾福克的龍卷風出海,損毀碼頭和船只。
1983年5月,墨西哥灣出現的水龍卷規模巨大,席卷了整個海域,并以猛烈的暴風雨襲擊了美國的得克薩斯州和路易斯安那州。水龍卷登陸后,摧毀了房屋、廠房、汽車和樹木造成大約100人死亡。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
2016年,一場海上龍卷風襲擊了英國東部靠近大海的薩??丝ぃ炜罩谐霈F了巨大的渦旋云柱。
2015年10月11日《每日郵報》報道當地時間10日上午9點50分左右,美國佛羅里達州西海岸外形成龍卷風,并迅速向陽光高架橋移動,未造成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
2022《??怂?a href="https://www.www.968545.com/doc-view-1860.html" target="_blank">新聞》43,據報道,一場巨大的海上龍卷風席卷了馬來西亞檳城島的一個小鎮,摧毀了大量建筑。據報道,水龍卷在移動到陸地之前旋轉了大約五分鐘,摧毀了多達五十座建筑物。
2023年9月22日,中國氣象局報告,9月22日13時左右出現在遼寧大連莊河蛤蜊島以南近海海域“水龍卷”罕見現象,持續6到7分鐘。白色的水柱形成一個漩渦,從天空直掛海面。
危害表現 編輯本段
由于水龍卷特殊的形成條件和運動機理,它具有巨大的破壞力。當水龍卷發生時,它可以將船只和海水吸入空氣中。船舶、飛機遇到水龍卷,會被吸進漩渦,導致船只沉沒,飛機失事。水龍卷移向陸地時,會破壞港口建筑和碼頭,造成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
水龍卷經過海面時,由于其巨大的吸附力,會對珊瑚礁造成嚴重的破壞。擾亂海底平衡,對海洋生態造成影響。
預防措施 編輯本段
水龍卷的移動路徑一般為直線,平均移動速度約為每小時50公里;水龍卷一般是垂直向下的,但有時因為上面的風比地面的風大,它的上部會向氣流方向傾斜,一般可以根據它的傾斜方向來判斷移動路徑。在水上船上遭遇龍卷風、人員應盡可能避免靠近,并及時避開龍卷風路徑的垂直方向,防止因未能避開而造成損失。
附件列表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