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板紙雕
刻板紙雕是傳統紙雕藝術作品是一種有生命的藝術品,在傳承中國文化和藝術精髓,體現文化精神的同時,還具有審美價值和經濟價值,具有巨大的市場潛力,在國內外享有很高的聲譽。其內容多以傳統文化為題材,如歷史典故、民俗傳說、神話故事、寓言故事,同時還融入了中國傳統國畫的筆墨意趣和書法藝術之美。刻板紙雕的出現始于清朝中葉的北京,后隨著民間工藝藝人的發展,逐漸擴大到江南水鄉地區,在北京民間形成了廣泛群眾基礎,進而傳播到全國各地市場。刻板紙雕始于清代中期,當時北京地區已有多種形式表現傳統文化。例如:民間雕刻藝人以木刻為工具,雕刻各種形象;紙版畫主要采用剪紙手法進行創作;在一些大中小規模的作坊中還常備有刻板設備或刻刀等設備和工具;在一些文化研究單位中也廣泛存在著“刻板”一詞作為一種學術概念產生的情況。在發展過程中刻板紙雕藝術又經歷了許多不同類型的傳承人,如北方地區代表藝人即是楊善集先生;南方則有以劉承恩師傅為首的傳承人及陳炳云等學者所創立或傳承的刻板紙系列流派等現象。為了適應時代與市場需求,刻板系列作品也出現了許多新變化和新氣象。
1.作品形式上追求簡約,內容上趨向主題化、形象化。
例如:“燕京八絕”之一的高麗國雕就在形式上追求簡約,內容上趨于主題化和形象化。高麗國在其作品中運用了簡練典雅、富有民族特色的構圖,將其置于古典建筑的堂屋或者室內,也可以將這類作品放置在走廊或臥室門口處,并配以精美的窗花和山水風景,這樣就使作品更加具有“寫意”之美。其所刻畫的人物也多是取材于古代歷史典故、神話傳說及生活中的各種故事人物。這些人物或栩栩如生、或活潑可愛、或憨態可掬、或文雅俊朗、或者文武雙全、甚至栩栩如生,無不透著其人性的光輝與高尚品質。比如“北京八絕”之一的高麗王楊善集先生;將傳統“四大發明”之一的“磁懸浮列車”投入車站并加以運用;將“三皇五帝”等歷史人物以及花鳥魚蟲等吉祥圖案用于人物身上等。此外“燕京八絕”中另一個最具特色的人物就是高麗國的高麗王楊行仁。他將高麗王室中最為鼎盛的時期被譽為“高麗王國”,從這件作品上我們不難看出當時高麗國王室對他們這一時期的高度重視和尊崇。
2.題材上更加貼近生活,具有當代氣息、寓教于樂。
隨著改革開放政策的實行,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完善,社會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文化生活也日益豐富,各類新題材、新內容不斷涌現,社會上各種新觀念不斷涌現,人們的精神生活日益豐富。社會各界對傳統民間藝術品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是隨著人們對中國傳統文化日益重視并進行傳承保護的意識越來越強,因此傳統紙雕藝術不再僅僅局限于傳統題材的創作,而是把目光瞄準當代生活、表現當代生活。當代生活中常見的場景也出現了紙雕作品。例如:我們常看到的人們在一起喝酒、打牌的場景;我們常看到的一家人吃飯、交談而不是看電視、聽音樂的場景;我們常看到的人們相互關心他人、相互幫助、互助友愛的場景等等。這些畫面都體現了人們追求健康快樂,平等待人的生活態度,也都在無形中提高了人們自身的修養。這些作品都體現著一種貼近生活、符合當代社會風貌的審美觀念。
3.技藝上更加純熟、熟練,雕刻技藝日益精湛。
刻板紙雕在保持傳統木刻特點的同時,也在不斷吸收其他繪畫、雕刻等技法,在此基礎上進行藝術創作。傳統紙雕繪畫一般都是繪畫為主,而紙雕的繪畫則是雕刻為輔的,并充分結合了傳統紙畫的特點以使其具有更強的視覺沖擊力和更高的藝術表現力。但同時在工藝上也是更加成熟的,紙畫的構圖更為開闊,以表現更多的立體空間為創作目標;更注重的是作品的造型生動活潑,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與藝術享受。紙版畫則注重表現手法,通過多種表現形式向人們傳遞出視覺上的震撼力量。而傳統紙雕也正由于其造型獨特簡潔、線條流暢、色彩鮮艷的特點而深受人們喜愛,其作品銷量亦很不錯。隨著時間的推移及新技術的發展,其在繼承傳統技藝基礎上已融入了當代新技術、新工藝等多重元素,具有較高的收藏價值與觀賞價值。
4.作品風格上更具藝術感染力和生命力,注重意境創新,追求高雅。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精神生活也日益豐富,對于生活中的美的追求和向往越來越高,這種文化背景下傳統刻板紙雕作品的風格也隨之轉變。許多優秀傳統刻板紙藝人逐漸融入現代審美意識,創作出具有時代氣息與民族風格的優秀作品。例如楊善集先生創作的《三國群英》、《鴻門宴后》、《五虎將》等作品,人物造型生動形象、意境深遠高雅。《鴻門宴》系列以大開本的漢服作為載體,融入了傳統國畫線條的勾勒與書法的書寫。這類作品更具藝術感染力和生命力。而陳炳云先生作為北京刻板最早被認可而被全國收藏的優秀民間藝術家之一,其創作具有鮮明的個人風格和時代特色。作品中也融合了中國畫特有的寫意風格,形成了清新簡練并富有內涵的藝術風格;將抽象藝術與表現手法結合起來,從而將中國傳統篆刻藝術引入更高層次和更豐富多彩發展的藝術領域;在線條表現手法上也進行了大膽的探索和創新,呈現出更加多元化豐富化、表現力兼具、靈動灑脫而又富于想象之美的藝術風貌。
5.材料的多樣化,材料以紙面為主兼有木版印刷效果,并使用高級裱紙作為繪畫技法。
傳統紙雕藝人除了使用傳統的木刻,紙版畫的制作方法外,還利用特殊紙張的裝裱技術。首先,在紙上畫出紙板或紙片,然后將其裝裱在木板上,并在木板上繪制出圖案,這就是紙畫技術。將紙繪在木版上,可增加紙張的厚薄效果及層次,便于印刷。在紙板上繪制圖案時要使用高級裱紙和特殊工藝處理過的紙張,不僅增加了紙張的裝裱效果,而且能提高裝裱的檔次與質量。此外用高級裱紙做出來的紙雕作品更具質感與美感,其色彩鮮明而鮮艷,具有濃郁的藝術色彩與生命魅力。如上海的紙雕藝術名家“李廣生”就是一個代表作品《漁翁》創作于1957年10月;天津的紙雕大師“王維仁”創作于1961年5月等。
6.制作工具由傳統的線刻刀發展為雕刻機或木刻機均可進行雕刻作品的制作。
傳統木雕刻機主要用于雕刻線條、圖案、版面,一般由人工完成。一般分為雙頭雙刃雕刻機和單頭單刃雕刻機。如傳統紙雕用的雕刻刀為日本進口刀齒型四刃雙頭雕刻機,其刀齒部分材質為碳纖維,刀面采用“L”型結構,能夠根據雕刻題材自動調節轉速和刀鋒角度。該雕刻機型號為FT100—1/2000,分為單頭和雙頭兩種類型。其中單頭單刃雕刻刀屬于雕刻機的低端產品,適用于大批量生產雕刻作品;雙頭單刃雕刻刀屬于雕模機的高端產品,適用于大型雕模框及手工雕刻作品的制作。目前采用雙頭單刃雕刻刀多用于雕刻線條、圖案和版面,可直接制作出大型作品。目前國內一些有一定基礎并且專業的非遺傳承人開發出一些新型的機械或者設備來運用于紙雕技藝中。這些大型機器由于加工精度高、使用壽命長等特點深受市場歡迎與青睞。
附件列表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如果您認為本詞條還有待完善,請 編輯
上一篇 羅浮山玉女峰 下一篇 陳倉銀器傳統制作技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