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桿傳動
蝸桿傳動是指以蝸桿為主動件,蝸輪為從動件的機械傳動方式,通過蝸桿和蝸輪的嚙合傳動,實現兩根交錯軸之間的運動和動力傳遞。其具有傳動平穩、傳動比大、自鎖等特性。通常將蝸桿和傳動軸加工成一個整體,稱為蝸桿軸。同向旋轉的蝸輪與蝸桿嚙合,蝸桿為原動機,蝸輪為從動件,傳動機構做減速運動。
根據蝸桿分度面形狀的不同,蝸桿傳動方式可分為以下幾種:圓柱蝸桿傳動、弧面蝸桿傳動和錐面蝸桿傳動,其中阿基米德蝸桿屬于圓柱蝸桿傳動,因其易于加工制造而廣泛應用于機械系統中。蝸桿傳動類似于齒輪傳動,通常有疲勞點蝕、膠合、磨損、齒輪齒斷裂等失效形式。

結構組成 編輯本段
蝸桿
通常將蝸桿和軸加工成一個整體,稱為蝸桿軸。蝸桿按制造方法可分為車削蝸桿和銑削蝸桿車削蝸桿有出口槽,而銑削蝸桿沒有出口槽,所以其剛性比車削蝸桿好。
蝸輪
一般來說,蝸輪的材料取決于其齒面的滑移率。當滑移率大于3米時/秒,常用的是鑄錫青銅,具有良好的抗粘連性和耐磨性,但其成本較高。滑行速度小于4m/s,一般采用鑄造鋁鐵青銅,強度高,但抗粘結能力不如錫青銅,成本低。滑動速度小于2m/s,一般用灰鑄鐵或球墨鑄鐵。
蝸輪結構分為兩類:一種是整體式,一種是組合式。鑄鐵蝸輪和小型青銅蝸輪通常采用整體結構對于大直徑蝸輪,為了節省有色金屬,常采用組合結構外齒圈由青銅制成,輪心由鐵或碳鋼制成。輪心和齒圈通常采用過盈配合,在嚙合縫上通常擰緊螺釘,以增加連接的可靠性。
潤滑
油浸和噴射潤滑是蝸輪傳動的兩種密封方式,它們的潤滑方式都是基于齒面的相對滑移率。低速時,低速蝸輪通常采用油浸潤滑;當滑移率為10米時/秒以上,通常采用鋁銅鑄造,強度高,但抗粘連性能比錫青銅差,而且價格便宜。當滑移率小于2m時/秒,通常使用灰鑄鐵或球墨鑄鐵。高速蝸輪傳動時,一般采用燃油噴射,注入潤滑油時,要適當調整油量。
閉式蝸桿傳動的潤滑方式主要有油浸潤滑和噴油潤滑,主要根據齒面的相對滑動速度來選擇。對于小于10m的相對滑動速度/蝸桿傳動,通常采用油浸潤滑;對于大于10m的相對滑動速度/s蝸桿傳動,一般采用噴油潤滑,在噴潤滑油時,需要控制油量、油壓得到適當的調節和控制。
優勢特點 編輯本段
優點
傳動平穩,沖擊、振動、噪聲較小。在蝸桿傳動中,由于蝸桿是螺旋齒,其與蝸輪齒的嚙合傳動相當于螺旋傳動,傳動過程中同時嚙合的齒對數更多,使得傳動過程比齒輪傳動更平穩更有沖擊力、振動、噪聲較小。
布局緊湊,傳動比大。蝸桿頭的最小數量為1一般在動力傳動中,傳動比為10~80,在分度機構中,傳動比最高可達1000。要達到相同的傳動比,齒輪傳動需要多級傳動,蝸桿傳動比齒輪傳動占用體積更小,結構更緊湊。
具有自鎖功能。由于摩擦力的存在,有時會出現驅動力再怎么增大,靜止的機械也動不了的現象這種現象被稱為機械自鎖。當蝸桿導程角小于齒間等效摩擦角時,蝸桿傳動可以實現自鎖功能。
缺點
驅動時齒面摩擦嚴重,傳動效率低。嚙合輪齒間的滑動速度高,使得摩擦和發熱損失大,傳動效率低,要求工作時有良好的潤滑和散熱條件。
制造成本高,不適合大功率傳輸。蝸桿傳動中齒面摩擦嚴重,因此蝸輪通常采用價格昂貴的減摩材料(青銅)制造,成本較高。大功率連續傳動對蝸輪的磨損很大,需要頻繁更換蝸輪環,不適合大功率傳動。

主要分類 編輯本段
圓柱蝸桿傳動
圓柱蝸桿在主平面上傳動,相當于齒條齒輪傳動當蝸桿繞軸轉動時,蝸輪齒相當于齒條的軸向運動帶動蝸輪齒,使蝸輪轉動。普通圓柱蝸桿傳動根據齒形不同可分為兩種類型:阿基米德蝸桿傳動、漸開線蝸桿傳動、普通直廓蝸桿傳動和錐面包絡蝸桿傳動等。阿基米德蝸桿的軸向截面是直的,但在其法向截面上是凸的;在垂直于軸線的截面中(端表面)其實齒廓曲線就是阿基米德螺線,由于加工制造方便,所以應用廣泛。
環面蝸桿傳動
環形蝸桿傳動的特點如下:在其軸向上,形狀是以一條凹弧為母線生成的旋轉曲線,故稱環面蝸桿。在傳動的嚙合區域,嚙合蝸輪的節圓在節面上。在中面上,蝸桿和蝸輪都是直齒。由于傳動時有幾個齒輪同時配合,齒面接觸直線基本垂直于運動方向,齒輪的壓力和潤滑膜的形成得到很好的改善,其負載性能是阿基米德蝸桿的2~4倍,工作性能通常可達到0.85~0.9,但是生產裝配的精度很高。
錐面蝸桿傳動
圓錐蝸桿傳動的蝸桿由均勻分布在圓錐上的螺旋線組成。蝸輪的形狀類似于圓弧錐齒輪,在常規滾齒機上用錐形滾刀加工成形,故稱為錐蝸輪。錐蝸桿傳動有多個嚙合點;大的傳動比(通常為10-360),更高的負荷和效率,更好的間隙調節能力,在加工制造時可以節省大量的有色金屬。但是,由于其結構特點,它在積極、反向力是有不對稱性的,所以它的承載能力和效率是不一樣的。
應用領域 編輯本段
附件列表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