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百科  > 所屬分類  >  藝術百科    文化百科    百科詞條   

琴書

琴書(英文名:Yang-Qin   narrative)又名舒勤樂,是中國說唱音樂的一種形式,也是中國八大曲藝之一。因在說唱中使用揚琴作為主要伴奏樂器而得名,故又稱揚琴。揚琴在康熙年間傳入中國,這種伴隨揚琴的說唱形式形成于清朝雍正年間(1723-1735)乾隆年間(1736-1795),流傳較廣。

舒勤的表演形式如下“坐唱”主要是三五個人一般邊彈揚琴等樂器邊說唱。其中一兩個是主要說唱歌手,其余都是伴唱或者伴奏。根據演出的不同,可以采用主唱、二重唱或旋轉等。舒勤音樂風格優美,抒情、委婉、細膩,很少有大的表現。

琴書多由各地的“小曲” “清音”歌唱是從別人那里發展和借鑒來的“說書”在唱長篇的形式上,也是用的“彈詞”和和“鼓書”說唱和說唱交替表演形式。由于不同出生地和流行地的地方特點、不同于扎根民間的音樂,舒勤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傳統流派和地方風格。流行的琴書有山東琴書、徐州琴書、翼城琴書、武鄉琴書、恩施揚琴、四川揚琴、貴州琴書、云南揚琴和湖南泗縣。其中,山東秦書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徐州琴書、翼城舒勤和曲沃舒勤。

目錄

藝術流派 編輯本段

山東琴書

山東琴書又名“唱揚琴” “山東揚琴”早期被稱作“小曲子”1933年,它被正式命名為山東秦書。關于它的起源有兩種說法一種是明初興起于運城,約有600年歷史,另一種是起源于清朝雍正年間,有200多年歷史。其中第一種說法現在比較認可。1933年,它被正式命名為山東秦書。山東秦書分別于2006年出版、2008年2011年被列入第一批、第二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山東秦書是一個民間小曲合唱團,有200多個小曲,演唱和演奏的曲調多達300個、鳳陽歌、漢口垛、銀紐絲、托盤和梅花落是最常用的,被稱為“老六門主曲”清末民初以來,進一步發展為以鳳陽歌扶壁為主調的板式變結構。 流行款式、幽默活潑的語言是山東舒勤的特色。 

從清末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是山東秦書的鼎盛時期,這一時期也形成了南方、北、東三路的三種唱法及其代表藝術家。南路最早的分支是李猩路及其創始“茹派”是它的代表,唱腔直、風格淳樸;以濟南為中心的北路,在魯西北廣為流行,有鄧九如及其創始“鄧派”最具代表性的,表演用的是濟南發音,語言樸實幽默、唱腔韻味醇厚;東路以廣饒、以拳擊為中心,流行于膠東,代表人物是尚業興、關和夫婦及其建國事業“商派”唱腔優美多變。

山東秦書有許多傳統的代表性節目。《白蛇傳》《秋江》移植的《楊家將》《包公案》等小說較多,其中《大紅袍》《王定保借當》等中篇小說有七八十篇,短文多為早期小曲節目流傳下來的經典,如《三上壽》301010303。

建國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山東秦書得到了新的發展,其知名度擴展到山東省以外。不僅加工了優秀的傳統劇目,新創作的中篇小說《梁祝姻緣記》短篇小說《姐兒調》010《畫扇面》10010也有重要影響。

徐州琴書

徐州琴書又名“蘇北揚琴”,主要流行于以徐州為中心的蘇、魯、豫、安徽四省交界的地區,還有宿州平潭、揚州評話并稱為“江蘇三大曲種”它最初起源于明代小曲,發展于清末,被稱為“絲弦”2008年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徐州舒勤最初是對聯,后來逐漸變成板腔。基本盤有兩種慢板和流水盤,湖廣調、香河調及其他輔助曲牌。它唱得很美,既有南方曲藝的圓滑細膩,又有北方曲藝的粗獷豪放。徐州秦書是用徐州方言演唱的,帶有濃厚的地方風味。歌曲和詠嘆調貼近生活,以懲惡揚善,宣傳社會公德,表達人民 的愿望。其表演形式靈活多樣唱長篇時多為單人雙人,唱短片或短段子時多以多人形式為主。傳統歌曲大多比較長,比如《鴛鴦嫁老雕》《后娘打孩子》《鳳陽歌》《奪印》3《十女夸夫》3《姑娘的心愿》等。

道教的丘處機被認為是徐州舒勤的始祖,自稱“邱祖龍門派”,有譜號傳承。徐州也有人“柴”陸“兩部徐州秦書的傳承門戶。其中,“柴”門藝系魏,徐州代表人物,與張巧玲一起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徐州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山西琴書

曲沃琴書

曲沃琴書舊稱“鼓兒書”或“鉸子書”因表演時用八角鼓和單鈸交替敲擊伴奏而得名。它形成并主要流行于曲沃縣及其周邊的西南山區、陜、豫三省交界地區。一般認為,曲沃舒勤是在清代道光年間由河南南陽傳入當地的“越調”結合各地方言和小調,至今已有130年左右的歷史。

曲沃舒勤用曲沃方言說唱,歌詞以七句為主,四句為一段,連句押韻。它有“鉸子腔”和“鼓子腔”兩種唱腔曲調。鉸子腔”是男主角用單鈸伴奏時所唱的曲子,是演唱的主體,屬于板腔結構;鼓子腔”是男主角在八角鼓伴奏下表演的唱腔,通常插在“鉸子腔”在,屬于單體結構。伴奏樂器有八角鼓、小鉸、木魚、四胡、揚琴、板胡、三弦、笛子、二胡等。早期是一人坐,手拿拍子敲,也有一人一手打揚琴,一手打板子的形式。后來有了多人表演。

曲沃秦書的傳統劇目題材豐富。有根據古典小說改編的長篇,如《大林還家》《鋦瓷盆》《王天保下蘇州》等;有文人創作的中篇小說,比如《張廷秀趕考》《借年》;還有以民間傳說童話故事為主的短篇,比如《呂洞賓戲牡丹》《水漫金山》《楊家將》,還有一些幽默的、一頂有趣的小書帽。流傳至今的傳統歌曲有120多首。2011年,曲沃舒勤獲批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翼城琴書

翼城琴書又名“鉸子書”,俗稱“本地書”,流行于翼城縣西南部山區及曲沃一帶、襄汾、浮山、沁水、絳縣地區的曲藝評書形式與曲沃舒勤 s變奏曲。翼城舒勤的具體形式和時間不詳相傳起源于元末,是清朝乾隆年間在當地農歌小調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可以從藝術家 翼城舒勤在清末非常流行,至少有120多年的歷史。

翼城秦書最早的表演形式是單人檔,清末發展為單人領唱、多人伴奏的一種演唱形式,在表演的中間放一張桌子,主唱站在桌子后面,樂隊分在兩邊。伴奏樂器有揚琴、四胡、三弦、板胡、笛子、八角鼓、小鈸等。翼城舒勤的唱腔是板腔和曲牌的混合,其中有鈸伴奏“鈸兒腔”并伴有八角鼓“鼓兒腔”兩個詠嘆調曲調,一個詠嘆調可以用兩個詠嘆調。宜城秦書的唱腔高亢激越,句尾三個字的大滑音是其特點。

《包公案》《西游記》10《金鐘寺》等都是翼城秦書的傳統歌曲。此外,翼城秦書已知的大本50余種,小本70余種,經常摘抄演出“回書”二百余個,“書帽”三百多個。清末民初以來的著名藝術家有老徐、老潘氏、周用娃、崔道安、李祥玉、張殿君、張啟林等。2011年,翼城秦書被批準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北京琴書

北京舒勤成立于20世紀40年代,在北京很受歡迎、天津河北等地的秦舒音樂流派。它最初起源于農民自娛自樂的表演形式,19世紀末北京逐漸有了職業藝人、天津演唱。1935年前后,藝術家翟青山開始改三弦為揚琴伴奏此時的唱腔與樂亭鼓相似,故稱單琴鼓或單琴調。上世紀40年代,鋼琴書法家關與鋼琴家吳合唱,在原有單鋼琴鼓的基礎上,改為京腔唱法,伴奏樂器增加了四把胡。20世紀50年代,正式命名為北京秦書。

北京秦書的歌詞注重口語化,充滿生活氣息。唱歌的時候有話要說,有話要說,有歌要唱,有時候還能加一整段來解釋。歌詞以7句10句為主,句式多為三、四、三。其曲調接近平谷調,板塊變化豐富,易于敘事。表演時,一人站著唱歌,左手敲鐵板,右手擊鼓演奏揚琴、四胡為伴奏。

北京秦書的職業藝術家是梁祥麟、趙玉寶、王鐵山、魏文華、趙鴻聲、王維新、孫學敏、李福泉、洪宗義等。20世紀末,出現了小等成熟的青年演員。21世紀以來,代表藝術家包括王樹才。北京舒勤的傳統劇目是《楊八姐游春》《鞭打蘆花》《張良納履》010《高亮趕水》,反映現實生活的創作劇目是《考神婆》010《油洗澡》。

傳承保護 編輯本段

發展困境

地方秦書和地方風俗的形成與發展、群眾的生活習慣是分不開的。許多地方的鋼琴和書法藝術也因親民而聞名充滿生活氣息。但隨著時代的變遷,很多地方的琴書已經不能滿足新時代觀眾的文化精神需求,年輕觀眾可能大多沒有聽說過“琴書”這種曲藝形式。這種情況不僅與全球化浪潮互聯網流行音樂自媒體的快速普及有關,也與琴書本身有關。如淮河琴書中的一些傳統歌曲內容陳舊,演奏形式單一,曲調沉悶,已不適應當今 的社會。也有一些藝術家繼承了琴書“老齡化”而且沒有接班人,比如徐州的秦書、翼城秦書和山東秦書。此外,缺乏保護和落后的舒勤 美國的創新也被認為是舒勤現在面臨困境的原因。

保護措施

自2006年以來,山東秦書、徐州琴書、曲沃舒勤和翼城舒勤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以保護和挽救這些地方舒勤。還有一些地方性的琴書,如河南省的吳王琴書,已被列入該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隨著時代的發展,除了將秦書納入保護名錄之外,許多新的保護理念和措施也被提出和嘗試。徐州舒勤非物質代表傳承人張巧玲認為,徐州舒勤的發展應該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進行創新,新唱腔的創作和徐州舒勤演唱節奏的加快都體現了這一觀點。為了保護徐州秦書,當地政府還在2002年成立了“徐州秦書保護中心”和“徐州琴書研究會”,招收學員。該計劃還將采取建立和完善徐州秦書數據庫舉辦徐州秦書學術研討會出版《慈母心》系列叢書等保護措施。此外,徐州職業技術學院的陶源苗曉梅也提出“檔案式”秦書保護中保護的必要性。

為了解決翼城鋼琴書籍匱乏的現狀不要見人中北大學的郭曉婷和韓金寧認為,還應該利用數字多媒體和大數據等先進的科技手段,建立傳統鋼琴書籍的數據庫。2008年,山東大學張庭也提出了引入新的技術和傳播手段來繼承和發揚山東秦書的思想。為了改變鋼琴和書法專業藝術家的老齡化、短缺的現象,將舒勤藝術引入學校教育也是使其成功的措施之一山東棗莊將山東舒勤引入小學課堂。

還有一些書是用立體的方式創作的、多維度漸進式的傳承做出了貢獻,如張軍1984年出版的《傳家寶》崔維柯2019年出版的《徐州琴書》,對秦書的保護和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價值影響 編輯本段

藝術價值

形成于清代的舒勤,經過不斷的發展和變革,已經成為一個現代流派,并延續至今,為我們研究中國民間藝術的發展規律提供了鮮活的資料。它的發展和傳播過程反映了清代以來的商業交流、征戰、移民山東秦書等社會變遷的歷史經過“闖關東”進入東北就是一個證明。就曲藝而言,清代舒勤的發展反映了當時地方曲藝的興起,見證了曲藝曲藝產生的原因“自娛”向“娛人”這種轉變也顯示了當時農村民間藝術進入城市的過程。許多傳統歌曲仍然保留著深刻的時代印記,在民俗文化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和學術價值。

重要影響

舒勤這種音樂形式在中國傳統戲曲的形成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例如,山東舒勤對魯劇的發生和發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魯劇的雛形是經過改革的化妝表演形式的山東舒勤。因此,山東不僅是魯劇的直接母體,也是魯劇傳播的橋梁。 

秦書與小說也是相互影響的比如曲沃琴書里的《山東琴書研究》,《學唱北京琴書》就是根據同名小說改編的。舒勤的說唱形式反過來也促進了小說的發展。

附件列表


0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如果您認為本詞條還有待完善,請 編輯

上一篇 東北大鼓    下一篇 陜北說書

標簽

同義詞

暫無同義詞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少妇荡乳情欲视频| 妈妈的朋友在8完整有限中字5 | 国产国产东北刺激毛片对白 | 国产视频你懂得|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野| zooslook欧美另类最新| 精品三级久久久久久久电影聊斋| 无码人妻精品一二三区免费|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岳 | 中国大白屁股ass| 欧美亚洲精品suv| 久久精品无码午夜福利理论片 | 亚洲国产欧美视频| 男女一边桶一边摸一边脱视频免费 | 日本成熟电影不卡www|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激情内射日本一区二区三区 | 草草影院ccyy国产日本欧美| 日本xxxxxxx69xx| 四虎影院在线免费播放| 一区二区三区日韩| 男女一边摸一边做爽爽爽视频| 在线观看麻豆精品国产不卡| 黄A无码片内射无码视频| 国产麻豆videoxxxx实拍| 国产福利第一视频| 亚洲AV福利天堂一区二区三| 国产漂亮白嫩的美女| 日韩一区二三区国产好的精华液| 国产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 中国一级特黄的片子免费 | 四虎1515hh永久久免费| 日韩电影免费在线观看 | 婷婷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 人人妻人人做人人爽| 4444在线网站| 日韩中文无码有码免费视频| 四虎影视www四虎免费| bt天堂网www天堂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国产成人精品| 国产在线视频www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