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學科學技術學院
南昌大學科學技術學院(英文: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 of南昌大學),簡稱NTU,是由南昌大學于2001年8月1日創辦,經江西省政府批準,教育部確認的本科綜合性獨立學院。主管部門是江西省教育廳,自2007屆畢業生起獨立頒發畢業證書,自2012屆畢業生起獨立頒發學士學位證書。2016年7月,南昌大學與共青城中航文化投資有限公司合作成立新學院。
截至2023年5月,學院校區位于江西贛江新區共青城市,占地81萬平方米(1215畝);學院由一個教學部和五個學科系組成,招生專業32個,涵蓋文、理、工、經、管、法、藝七個學科,均具備授予學士學位的資格。截至2022年11月,專任教師293人,外聘教師146人,在校學生12418人。在校友會2023年中國民辦大學(二類)排名中,南昌大學科學技術學院排名第73位。
歷史發展 編輯本段
南昌大學科學技術學院成立于2001年8月1日。原為南昌大學創辦,經江西省政府批準,教育部確認,成為本科綜合性獨立學院。2016年7月,南昌大學與共青城中航文化投資有限公司聯合成立新學院,并將其確立為民辦高等獨立學院,本科學歷。
學校規模 編輯本段
師資力量
截至2022年11月,專任教師293人,外聘教師146人。專任教師中,碩士以上學歷213人,占72.7%。此外,11人有一年以上的海外留學經歷,103人有高級職稱。學院在全面提高教師素質的同時,注重培養優秀的中青年學科帶頭人。專任教師中,45歲以下中青年教師233人,占79.52%。
部門專業
截至2023年5月,官網中學共有6個教學單元,包括5個學科系和1個教學部。截至2021年底,教育部正式注冊的本科專業有42個,官網中智學院招生的本科專業有32個。
課程建設
截至2023年5月,官網顯示招生專業32個,涵蓋文、理、工、經、管、法、藝術七個學科;其中工商管理專業是校級品牌專業。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2門,省級精品課程3門,省級線下一流本科3門,省級線上線下混合一流本科1門,江西課程思政示范課程2門。
合作交流 編輯本段
為了促進學生就業,學院在創新改革教學模式的同時,也在不斷探索校企合作的渠道。與江西高層次人才產業園、江西金枝柏桐人力資源有限公司簽約,共建大學生創新創業孵化基地。此外,與江西甘斯特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合作成立新媒體微電影電視中心。
學術研究 編輯本段
科研資源
南昌大學科學技術學院圖書館成立于2002年。前身為南昌大學圖書館,位于學院共青校區行政樓南側,占地10700平方米,包括1個閱覽室、9個閱覽室、8個閱讀區、5個研討室,1300多個閱讀座位。到2023年5月,學院圖書館官網展示館藏圖書文獻超過53萬冊,電子圖書超過100萬冊,采用阿法迪RFID智能圖書管理系統,內嵌超星移動圖書館、歌德電子借閱等多種電子資源。[23]
科研成果
截至2023年5月,學院信息系已完成省級教研項目25項,發表SCI論文4篇,在核心期刊發表論文58篇,發明專利4項。科技部教師團隊主持或參與國家項目5項,省部級項目10余項,發表高水平科研論文50余篇;財經系教員主持省級及以上課題28項,發表學術論文150余篇,其中SCI收錄2篇。此外,還出版了8本教科書和專著。
校園文化 編輯本段
大學培訓:學院秉承了南昌大學的校訓,即“勇于創新,關愛他人”。
學院校訓中的“吳歌”取自《禮記·大學》:“知在吳歌,知在吳歌,知在知后,知在知,知在誠,思在誠,思在對,思在對”;“要創新”有兩層含義:“對人民要新”和“要創新”,這兩層含義是聯系在一起的,說服師生追求真理。《厚德》講易經:“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意在告知師生要抱著包容的態度,為大眾和整個人類社會服務。
庭院徽章:南昌大學科學技術學院
學院的校徽采用深藍色背景,象征學院深厚的文化底蘊,與南昌大學校徽同色。學院會徽中間是字母“kj”的藝術形象,它不僅意味著學院名稱中的“科技”,還托起了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的形象,象征著學院蓬勃的生命力和快速發展的愿景。
校園景觀:學院只有一個校區,位于江西贛江新區共青城市。具體地址位于江西九江共青城市伍肆大道199號,占地81萬平方米(1215畝)。學院教學行政用房總面積161213.48平方米,實驗室面積24478.32平方米,運動場地面積5605.88平方米。校園內有5棟教學樓,共279間教室,其中多媒體教室197間,語音教室11間,計算機房25間,人文樓專業工作室27間,理工信息樓繪圖室19間。
附件列表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